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生物第一次限时作业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 某海岛上植被繁茂、海鸟飞掠、蛇虫匍行、鱼虾群集构成了海岛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海岛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 B. 该海岛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C. 该海岛只是地球上的一个小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D. 如果该海岛海域受到核泄漏污染,在藻类→虾→鱼→鸟→蛇这条食物链中,蛇体内积累的污染物最多。 2. 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一定数量的鼠妇(用m表示),一半置于较暗,另一半置于较亮的环境中。推测较暗环境中鼠妇数量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3. 小明在家里花瓶的积水中发现孑孓(蚊子幼虫)大量浮在水面,他推测这种现象跟空气或光线有关,于是设计了下表实验方案(一段时间后记录实验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孑孓数(只) 光线 细密铁丝网 实验结果 上浮数(只) 死亡数(只) 甲 20 光照 竖放 乙 20 光照 横放 (不统计) 丙 20 黑暗 竖放 (不统计) (注:细密铁丝网竖放水中时孑孓能浮上水面,横放水中时阻碍孑孓浮上水面) A. 细密铁丝网摆放方式可控制空气这一变量 B. 甲乙两组对照可以研究空气对孑孓的影响 C. 甲丙两组对照可以研究光照对孑孓的影响 D. 增加每组实验的孑孓数可以避免实验误差 4. 电影《流浪地球》提醒我们,生物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地球上所有生物分布在生物圈中 B. 生物圈内的物质和能量可以自给自足 C. 生物圈构成了最大的生态系统 D. 生物圈内生态系统多样并且相互联系 5. 如图曲线a、b、c与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可组成一条食物链的三种生物相对应。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若a是生产者,则c是分解者 B. 这条食物链可以写成a→b→c C. 若b灭绝,则c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 D. 该生态系统由a、b、c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 6. 如图为动、植物细胞结构图,对其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乙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 甲、乙细胞中都有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线粒体 C. 甲细胞中的①与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有关 D. 乙细胞中的②中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 7. 以下是某学生制作并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相关图片,图甲是操作步骤,图乙是根据观察绘制的细胞模式图,图丙是显微镜构造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甲中正确操作步骤是abdc B. 图乙中染色最深的是②,它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C. 观察时,为了使物像更清晰,应调节图丙中②粗准焦螺旋 D. 发现一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8. 如图表示人体结构层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是①→②→③→④,不同的④组成人体 B. ①受精卵,它通过不断分裂、分化形成③ C. 皮肤、血液属于②这一结构层次,都是由不同的③按一定次序构成 D. ③有四种基本类型,其中4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4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 9. 小华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并利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制作该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c→d→b→a B. 该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是400倍 C. 物镜由甲转变为乙时,若视野模糊应调节1 D. c中所滴清水也可以换成生理盐水 10. 在制作和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步骤为:擦片→滴清水→撕洋葱内表皮→展开内表皮→碘液染色→盖盖玻片→观察 B. 观察时若视野较暗,可调大光圈或使用凹面镜来增加视野亮度 C. 观察装片时,若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