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阿拉伯帝国 奥斯曼帝国 笈多帝国 德里苏丹国家 日本 朝鲜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中古时期亚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亚洲)的多元面貌。 中世纪的世界中心 ,神奇的东方天堂 中世纪铁幕的另一边,亚洲是那时的世界中心,亚洲就是那时的整个世界。 “公元500-1500年,当欧洲文明处于‘黑暗时代’时,亚洲伊斯兰文明作为东方儒家文明与欧洲基督教文明交流的桥梁,其本身的辉煌成就与东方儒家文明一起主导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美)斯图亚特 戈登:《极简亚洲千年史》 亚洲全称是亚细亚洲,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全世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中国、印度和古巴比伦都位于亚洲大陆,在工业革命之前,亚洲的经济和文化水平曾经在世界上长期居于领先地位。 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 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佛教 亚洲也是古代世界科技的主要推动者 古中国:四大发明; 印度和阿拉伯:十进制计算法 亚洲历史长河中出现众多帝国 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 一、阿拉伯帝国———东西文明的中转站(西亚、中亚) 二、奥斯曼帝国———政教合一的大帝国(西亚) 三、中古印度———宗教繁多的次大陆(南亚) 四、日本与朝鲜———借鉴进步的小邻国(东亚) 目录 CONTENTS 一、阿拉伯帝国———东西文明的中转站 阿拉伯人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向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横跨亚、非、欧的洲际大帝国。 ——— 比鲁尼 1、兴起与发展 7C初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622年 穆罕穆德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 632年 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7C中期 大规模向外扩张 8C中期 建立起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 知识扩展 伊斯兰教 穆罕默德自称是真主安拉派到人间来拯救世人的使者,宣扬顺从安拉的人死后可以进入天堂,这就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意为“和平”“顺从”,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称“穆斯林(顺从者)”。 伊斯兰教独尊安拉,反对多神信仰,因此受到麦加城中信奉多神教的贵族的排斥。同时,伊斯兰教教义中存在施舍、人人平等这些代表平民的主张,大大损害了贵族和大富豪的利益,他们采取各种手段迫害穆罕默德及其信徒,甚至施加暴行,穆罕默德被迫于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雏形由此诞生。 穆罕默德 610年“高贵之夜”希拉山洞修行得到安拉感召 穆罕默德受到天使吉卜利勒的启示 一、阿拉伯帝国———东西文明的中转站 2、统治概况 (1)政治: 形成了以哈里发为中心的政教合一的专制集权的统治体系 ①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 ②下设官僚机构辅助,重要的是宰相、枢密院和财政部等,以掌管财政和税务的部门最为重要。 阿拉伯帝国实行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作为君主的哈里发,集立法、行政、军事等大权于一身,哈里发也是伊斯兰的最高精神领袖,直接管理麦加与麦地那这两处圣地,具有裁决纷争的权威……在哈里发之下,设有宰相、枢密院、财政部等,宰相负责协助哈里发统管政务,枢密院掌管令状、文告之起草和颁布,财政部负责税收和支出。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一、阿拉伯帝国———东西文明的中转站 2、统治概况 (2)经济: ①商品经济:工商业得到较快发展 ②对外贸易:阿拉伯商人在东亚、西欧、非洲等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洋贸易 ③城市发达:境内城市繁多,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阿拉伯人商业活动示意图 一、阿拉伯帝国———东西文明的中转站 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泊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