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2015

第2章 第3节 实验中的误差和有效数字(课件 学案)高中物理 鲁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11-13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16875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2019,科版,物理,高中,课件
    第3节 实验中的误差和有效数字 核心素养目标 物理观念 (1)知道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的概念。 (2)理解有效数字位数的表述和位数的表达 科学思维 能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器材判断实验操作中存在的误差 科学探究 发现并提出问题,能找出实验的误差 知识点一 科学测量中的误差 1.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1)绝对误差 ①定义:绝对误差是    与    之差。 ②表达式:绝对误差=|测量值-真实值|,即Δx=   。 ③物理意义:表示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偏离程度。 (2)相对误差 ①定义:相对误差等于     与    的比值,通常表示成    的形式,也叫百分误差。 ②表达式:δ=×100%。 ③物理意义:它反映了实验结果的精确程度,可以比较不同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 2.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 (1)系统误差 ①定义:由于      不完善或仪器本身缺陷等造成的误差。 ②特点:测量结果总是    或者总是   。 ③减小误差的方法:根据具体的测量情况,找出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采用适当措施降低它的影响。 (2)偶然误差 ①定义:对同一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时,由于各种   因素而产生的误差。 ②特点:测量值时而   ,时而   。 ③减小误差的方法:采用多次测量取    的方法来减小偶然误差。 知识点二 科学测量中的有效数字 1.有效数字:能反映被测量大小的带有一位   数字的全部数字。 2.可靠数字:通过直接读取获得的    数字。 3.估读数字:通过估读获得的数字称为存疑数字,也称为估读数字。 4.有效数字的位数: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   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 【情景思辨】 (1)测量小车质量时天平不等臂、砝码不标准或天平底盘未调平所致的误差是偶然误差。(  ) (2)用分度值为1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1毫米以下的数值只能用眼睛估读而产生的误差是偶然误差。(  ) (3)李明同学用分度值为1分米的皮尺测量两个线杆间的距离,测量的结果为56.40 m。若以千米为单位,应记为0.056 4 km。(  ) (4)0.92 cm与0.920 cm含义是一样的。(  ) (5)0.092 3、0.092 30、2.014 0有效数字的位数依次为3位、4位和5位。(  ) 要点一 对误差的理解 1.误差大小的意义:误差小,表示测得值和真实值接近,测的准确度高。 2.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 (1)系统误差 ①具有单向性,即正负、大小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当重复进行实验分析时会重复出现。若找出原因,即可设法减小到可忽略的程度。 ②校正方法:采用标准方法与标准样品进行对照实验;校正仪器减小仪器误差;提高操作水平,减小操作误差。 (2)偶然误差 ①随机的、不可避免的,呈正态分布又称随机误差,是由某些难以控制、无法避免的偶然因素造成的,其大小与正负都是不固定的。 ②校正方法:减小偶然误差应重复多次实验并取平均值。 1.(多选)以下关于系统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选用测量仪器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是系统误差 B.系统误差偏大、偏小的机会相同 C.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系统误差 D.可以通过校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设计更完善的实验方案等方式减小系统误差 2.某同学测量两个物体质量,测量结果分别为1.00 g和100.0 g,两测量值的绝对误差都为0.01 g,问哪次测量可靠性更大? 3.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长度为10.00 cm的物体,该同学进行了四次测量,测量结果依次为9.94 cm、9.98 cm、9.92 cm和9.96 cm,求: (1)这位同学的测量值为多少? (2)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分别为多少? 要点二 对有效数字的理解 1.有效数字的位数反映了测量的相对误差(如称量某物体的质量是0.518 0 g,表示该物体质量是0.518 0±0.000 1,其相对误差为0.02%,如果少取一位有效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