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2054

第3章 第3节 摩擦力(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物理 鲁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11-13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8次 大小:32728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3章,3节,摩擦力,课件,学案,练习
    第3节 摩擦力 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均跟正压力有关 B.静摩擦力跟平行于接触面的外力大小无关 C.正压力增大,静摩擦力有可能不变 D.静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2.关于滑动摩擦力公式f=μ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公式中的压力N一定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B.由μ=,可知动摩擦因数μ与滑动摩擦力f成正比,与压力N成反比 C.由f=μN可知,若μ一定,f与N成正比 D.f的大小是由μ和N决定的,还与接触面的大小有关 3.如图,玻璃杯底压一条纸带,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带迅速抽出,纸带抽出过程中(  ) A.纸带对水杯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B.纸带对水杯摩擦力的方向与桌面对纸带摩擦力的方向相反 C.抽纸带的速度越大,水杯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D.增加杯中的水后再抽出纸带,水杯受到摩擦力大小与未加水时相等 4.(多选)如图甲所示,一人用由零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推静止于水平地面上质量为10 kg的木箱,木箱所受的摩擦力f与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箱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1 N B.木箱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0 N C.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1 D.木箱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5.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A,向其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力F,使A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若物体A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那么A物体与墙面间的摩擦力为(  ) A.f=μmg 向上 B.f=mg 向下 C.f=F 向下 D.f=μF 向上 6.(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M的A、B两木块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也为μ。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A和B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则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 A.mg B.μmg C.F D.μ(m+M)g 7.(多选)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把一铁块紧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当F增大时(  ) A.墙对铁块的弹力增大 B.墙对铁块的摩擦力增大 C.墙对铁块的摩擦力不变 D.墙对铁块的摩擦力减小 8.某同学做“测定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测滑动摩擦力时,他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如图甲所示。 方案二: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地钩住木块,用力使木板在水平面上运动,如图乙所示。 除了实验必需的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若干重均为2.00 N的砝码。 (1)上述两种方案中,更便于操作和读数的是方案    (填“一”或“二”)。 (2)该同学在木块上加砝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数据正确地在坐标纸上作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和砝码对木块的压力F的关系图像如图丙。由图像可知,木块重为    N,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9.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4 kg、m2=6 kg的物体A、B,用轻质弹簧相连,用一水平力F作用在A上,拉着它们一起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弹簧原长l0=20 cm,劲度系数k=6 N/cm,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4,g取10 m/s2,求: (1)F的大小。 (2)A、B的距离。 10.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上放一物块,当传送带顺时针方向以速度v匀速传动时,物体在轻弹簧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的伸长量为Δx;现令传送带顺时针方向传动的速度增加到2v时,弹簧的伸长量为Δx',则关于弹簧前、后的伸长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伸长量将减小,即Δx'<Δx B.弹簧伸长量将增加,即Δx'>Δx C.弹簧伸长量在传送带顺时针方向加速传动时将有所变化,最终Δx'=Δx D.弹簧伸长量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即始终Δx'=Δx 11.用水平力F将黑板擦压在竖直黑板上,在逐渐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