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物理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042060
第4章 第1节 第2课时 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课件 学案)高中物理 鲁科版(2019)必修 第一册
日期:2025-10-1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8次
大小:23730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必修
,
2019
,
科版
,
物理
,
高中
,
学案
第2课时 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一、实验目的 1.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与其合力间的关系。 2.学习用等效思想探究矢量合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让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F1与F2作用于某一物体,并产生明显的作用效果。 2.用一个力F来代替F1和F2,产生同样的作用效果。 3.测出F1、F2和F,比较它们的大小和方向,找出规律。 三、实验器材 木板、橡皮筋、细线、弹簧测力计、图钉、白纸、铅笔、刻度尺、三角板。 四、实验步骤 1.如图甲所示,在铺有白纸的木板上,将橡皮筋一端用图钉固定于A点,另一端与两细线打一个结点B。两细线分别挂上弹簧测力计。 2.如图乙所示,分别用力拉两只弹簧测力计,用铅笔标出结点B被拉伸到的位置,记为O点。记下此时两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并沿两细线标记出力的方向。 3.如图丙所示,用力拉一只弹簧测力计,同样将结点B拉到O处,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并沿细线标记出力的方向。 4.用力的图示画出F1、F2及F。 五、数据分析及结论 1.数据分析 (1)比较F1、F2、F的大小和方向,能否看出三者之间的关系?试一试,将F1、F2、F的箭头端用虚线连起来,找出满足的规律并进行论证。 (2)改变两个力F1与F2的大小和夹角,再重复上述实验两次。 2.实验结论 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F是F1与F2的合力,F1、F2和F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六、误差分析 1.弹簧测力计的弹簧和外壳之间、指针和外壳之间,以及弹簧测力计的外壳和纸面之间有摩擦力存在会引起系统误差。 2.两次测量拉力时,橡皮筋的结点不可能做到完全拉到同一点而造成偶然误差。 3.两个分力的夹角太小或太大,F1、F2数值太小,作出力的图示求合力时,都可能造成偶然误差。 七、注意事项 1.结点 (1)定位结点时要准确; (2)同一次实验中橡皮筋结点位置必须保持不变。 2.拉力 (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时要使拉力沿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 (2)应使橡皮筋、弹簧测力计和细线套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 (3)两个分力F1、F2间的夹角不要太大或太小。 3.作图 (1)在同一次实验中,选定的标度要相同; (2)严格按力的图示要求和作图法作出F1、F2及F之间满足的关系,求出合力。 题型一 实验原理与操作 【典例1】 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时: (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2)已有的器材为:方木板、白纸、两个弹簧测力计、细绳套、刻度尺、三角板、图钉和铅笔,还必须有 。 (3)某同学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一点,两个细绳套系在橡皮筋的另一端。请将接下来的实验操作补充完整: ①先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住两个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施加拉力,使橡皮筋伸长,结点到达纸面上某一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需记下:结点位置(记为O点)、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及 。 ②然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筋拉长,使结点到达 ,记录弹簧测力计读数F'及 。 (4)该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结点的位置。图中 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理论值; 是力F1与F2的合力的实验值。通过把F与F'进行比较,探究出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是平行四边形定则。 尝试解答 某研究小组做“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所用器材有:方木板一块、白纸、量程为5 N的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筋(带两个较长的细绳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026届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 专题 粒子在有界磁场 质谱仪 回旋霍尔运用 课件(共27张PPT)(2025-10-17)
天津市第四十七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PDF版,含答案)(2025-10-17)
2026届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 专题12 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与能量问题 课件(共56张PPT)(2025-10-17)
2026届湖南武冈市展辉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2025-10-17)
湖南省长沙市名校联合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B卷)(PDF版,含答案)(2025-10-17)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