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1课时 乡村和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特征,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1.结合实例,能够描述不同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外部形态,并明确其影响因素。(区域认知) 2.通过实例,了解乡村土地利用状况。 3.结合实例,指出城镇土地的功能分区,归纳其分布的特点。(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情境1] 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塘子村是一个居住着回、汉、苗、彝等各族群众的民族团结村,有1527户6700多人,该村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美丽家园。近年来,在国家惠民政策和当地政府的帮扶下,塘子村各族群众依靠特色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经济收入大幅增长,村民大都新建了宽敞的住房。下图是云南省寻甸县塘子村鸟瞰及土地利用结构示意图。 目标一:了解城乡内部空间结构的组成及特点。 参考答案:农业生产区主要分布在村庄外围;居住区公共服务区主要分布在村落之中,集中且连片分布;公共服务区分布在村庄内,方便联系和共享公共服务;道路以村庄为中心,呈放射状,便于农业农业生产和社会交往。 任务1:在云南省寻甸县塘子村鸟瞰图中圈画出居住区、农业生产区和公共用地区,它们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任务2:结合云南省寻甸县塘子村土地利用结构图,说明乡村土地利用结构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农业生产区面积广阔;居住区面积仅次于农业生产区,但面积不大;道路等公共用地范围和面积较小。 [情境2] 下图是某城镇用地分布图。 任务1:读图,按土地利用方式,城市用地分为哪些类型 任务2:结合教材完成下表。 参考答案: 1.商业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 “六看法”判断城镇三大功能区 (1)看面积: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 (2)看距城镇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城镇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3)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 归纳提升 “六看法”判断城镇三大功能区 (4)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 (5)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 (6)看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 练一练 “梳式布局”是我国岭南地区典型的村落布局形式,村中的建筑顺坡而建,前低后高,像梳子一样纵向排列,前后建筑之间空隙很小,两列建筑之间有一小巷,宽约1.2~2米,是村内的主要交通道路;村落多以水域为中心布局,村前多为湖泊或池塘。下图为岭南地区某村落“梳式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 A.采光和防风 B.通风和排水 C.御寒和防沙 D.防潮和防盗 2.岭南地区民居多以水域为中心布局主要是为了( ) A.灌溉农田 B.取水防火 C.生活供水 D.防御洪灾 B B 解析: 1.岭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少风沙,因此,村落多采用“梳式布局”的主要目的是通风、排水、防潮,B项正确。 2.岭南地区村落采用“梳式布局”,房屋前后的间隙小,火灾隐患大,以水域为中心利于取水防火,B项正确。 3.乡村在形成初期,主要功能是( ) A.农业生产 B.手工业生产 C.生活居住 D.休闲娱乐 4.乡村规模变大后,其内部空间结构的核心是( ) A.中心农田 B.畜牧业活动场所 C.中心住户 D.公共服务设施 C D 乡村空间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社会生产力变化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