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4290

第三单元 地球的运动 综合回顾(含答案)2025~2026学年度粤教·粤人版七上地理

日期:2025-10-10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3815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人版,学年度,2026,2025,单元
    单元综合回顾 [探秘冬奥]2022年2月4日至20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由我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办,北京市成为目前唯一一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阅读图文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任务一 探秘时差   在冬奥会运动员住宿的奥运村宿舍能经常见到显示不同地区时间的钟表(如下图),各国运动员可以实时掌握家乡时间,方便与家人联系。 (1)结合不同地区时间钟表图,你发现了什么地理现象 参考答案:不同地区的时间不同。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图示地理现象的原因。 参考答案:图示地区经度不同,受地球自转影响,产生时间差异。 任务二 探秘地球运动   本届冬奥会开幕式上,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首次变身为倒计时器,从雨水开始,一路倒数,最终行至立春。 (3)说出与“二十四节气”形成相关的地球运动类型、方向、周期。 参考答案:运动类型: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约是365天,即一年。 (4)分析本届冬奥会期间,北京昼夜长短及其变化状况。 参考答案:北京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2024广东中考)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开站后,该站与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联动,开展近岸海洋、海冰环境调查等科学考察。下图为中国南极考察站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秦岭站开站时,南极地区昼夜长短情况是(B) A.昼短夜长 B.昼长夜短 C.昼夜平分 D.出现极夜 2.秦岭站位于中山站的(B) A.西南方向 B.东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某地理小组使用模型演示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下图为同学们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读图,完成3~5题。 3.同学们在模拟地球运动过程中,需要(B) A.以光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 B.让球心与光源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C.始终保持地球仪不停地自东向西自转 D.使地轴垂直于桌面并保持空间指向不变 4.当地球公转到图中位置时(B) A.甲地昼长夜短 B.乙地昼长夜短 C.丁地正值夏季 D.丙地有极昼现象 5.移动地球仪,公转一周。我们可以观察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A) A.23.5°N~23.5°S B.66.5°N~66.5°S C.23.5°N~66.5°N D.23.5°S~66.5°S 6.(地理实验)地理实验是指运用相关设备、软件和材料,按照一定的程序或方法,通过相关地理活动检验地理结论或探索地理现象,进而获得地理事象本质特征的学习方式。陕西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发现,一天中学校旗杆影子的方向和长度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为此同学们开展了下面的地理观测实验。请根据该小组同学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主题:一天中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和长度变化。 实验材料:小木棒、橡皮泥、铅笔、白纸、卷尺、指南针等。 实验过程:将小木棒竖直放在开阔的操场上并用橡皮泥固定,从日出开始,每整点时间测量小木棒影子长度及方向。下面是实验小组记录的影子长度及方向(北半球)统计表。 时间 7:32 (日出) 8:00 9:00 10:00 11:00 12:00 (正午) 影长/ 厘米 21.6 20.9 19.3 17.3 15.4 13.8 方向 西北 西北 西北 西北 西北 北 时间 13:00 14:00 15:00 16:00 16:53 (日落) 影长/ 厘米 13.3 16.2 18.5 19.7 21.6 方向 东北 东北 东北 东北 东北 实验结果: (1)读上表,说出一天中物体影子最短的时间,并总结一天中物体影子长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参考答案:12:00。从日出到正午,物体影子逐渐变短;从正午到日落,物体影子逐渐变长。 实验分析: (2)说出造成一天中物体影子长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地球自转。 实验拓展: (3)该日8:00时,推断太阳的方位。 参考答案:东南方向。 (4)就冬季和夏季而言,推测该实验小组测量当天陕西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季节:冬季。理由:当天陕西白昼时间只有9小时21分,昼短夜长。单元综合回顾 [探秘冬奥]2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