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4324

第19课《中国石拱桥》课件

日期:2025-10-1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58652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9课,中国石拱桥,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中 国 石 拱 桥 第19课 统编版(2024) 八年级上册 语文 课堂导入 在中华大地上,一座座古老的石拱桥跨越江河,静卧岁月。它们不仅连接两岸,更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文明。从赵州桥的巧妙设计到卢沟桥的狮子雕刻,每一座桥都像一首凝固的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茅以昇的《中国石拱桥》,领略这些“长虹卧波”背后的科学与艺术之美。 学习目标 1.了解石拱桥的特点,理清文章结构,把握说明顺序。 2.分析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独特设计,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3.体会作者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赞美,以及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歌颂之情。 探究新知———作者简介 茅以昇(1896—1989),江苏镇江人,中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主持设计并建造了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为中国现代桥梁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他也致力于科普写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中国石拱桥》就是其代表性的说明文作品之一。 探究新知———创作背景 《中国石拱桥》写于1962年。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正处于恢复和发展时期,科学技术和文化建设受到高度重视。茅以昇作为著名科学家,积极投身于科学普及工作,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出成就,弘扬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也为现代桥梁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探究新知———文体知识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功能或阐明事理的文章。其基本要求是科学性、条理性和准确性。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 预习检查———读一读 拱 桥 ɡǒnɡ 陡 dǒu 坡 匀称 yún chèn 惟 妙惟 肖 wéi xiào 洨 xiáo 河 jiàn yān hú lì 饮 涧 湮 没 弧 形 郦 道元 墩 桥 dūn 砌 qì 预习检查———多音字 ( )记载( )装载 载 zǎi zài ( )涨水( )涨红 涨 zhǎnɡ zhànɡ 预习检查———词语释义 雄跨:气势雄伟地跨越。 洨河(Xiáo Hé):河名,在河北省南部,流经赵县,赵州桥即横跨此河。 匀称(yún chèn):均匀;比例和谐。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美观:(形式)好看;漂亮。 绝伦: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多含褒义)。 推崇:十分推重;尊崇。 巧妙绝伦:精巧奇妙到了极点,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 预习检查———词语释义 就地取材:在本地找需要的材料,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坚韧:坚固有韧性。 记载(jì zǎi):把事情写下来;记录事情的文字。 悠久:年代久远。 杰作:超过一般水平的好作品。 弧形:圆周或曲线上任意的一段所形成的形状。 预习检查———词语释义 桥墩(qiáo dūn):桥梁下面支承桥身的墩子,多用石头或钢筋混凝土等建成。 铺砌(pū qì):用砖、石等铺地面或建筑物的表面。 侵略: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联合侵犯别国的领土、主权,掠夺并奴役别国的人民。 序幕:比喻重大事件的开端。 奇观: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或出奇少见的事情。 智慧: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整体感知———文题解读 “中国石拱桥”是一个偏正式短语,中心词是“桥”,修饰语“中国”限定了地域范围,“石拱”则说明了桥的材质和结构类型。题目直接点明了文章的说明对象———中国的石质拱桥,简洁明了,突出主题,体现了说明文标题的典型特征。 整体感知———结构思路 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第一部分(第1—3段):总说石拱桥的特点及我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引出说明对象。 第二部分(第4—6段):分别以赵州桥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