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诗 词 五 首》 八年级上册 第26课 统编版(2024) 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见南山飞鸟,写下淡泊心境;盛唐杜甫立于沦陷的长安,望草木丛生,吟出家国悲戚;中唐李贺笔下,黑云压城的战场藏着将士热血;晚唐杜牧凭吊赤壁,借东风感叹历史浮沉;南宋李清照泛舟星河,在云涛间诉说漂泊渴望。 今天,让我们循着这些凝练的诗句、鲜明的意象,走进《诗词五首》,去触摸诗人滚烫的灵魂,聆听那些穿越千年依然动人的心声。现在,就让我们开启这场古典诗词的品鉴之旅。 预习检查———读一读 喧 戟 谩 搔 簪 浑 jǐ màn 提携 燕 嗟 殷勤 xuān hún sāo zān tí xié yān yīn qín jiē 折 脂 饮 酒(其五) 01 课 堂 导 入 在语文学习中,我们接触过不少田园风光的诗句,像“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展现出乡村的宁静美好。而有一位诗人,他归隐田园,写下诸多佳作。他就是陶渊明,今天要学的《饮酒(其五)》,将带我们走进他的归隐生活,去感受那份独特的心境与志趣。 02 学 习 目 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饮酒(其五)》,掌握诗歌的节奏与韵律,感受田园诗的自然之美。 2.理解诗句“心远地自偏”“悠然见南山”等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诗歌中景与情的融合特点,初步掌握通过意象体会诗意的方法。 3.结合诗歌内容,体会陶渊明远离尘世、热爱自然、追求内心宁静的隐逸情怀和对人生真意的感悟。 03 探究新知———作者简介 陶渊明,东晋时期著名诗人。他一生几次出仕,后看透官场黑暗,归隐田园。其代表作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记》《饮酒》等。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其诗质朴自然,对后世诗歌发展影响深远。 03 探究新知———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陶渊明归园田居后。当时东晋社会动荡,官场腐败。陶渊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选择归隐。此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他远离尘世的心境和对自然的热爱。 03 探究新知———文化常识 “结庐”指建造住宅,古人常以建房选址体现生活追求。“东篱”在古代诗词中常象征远离尘俗、高洁的志趣,后世文人多用此意象表达归隐情怀。 03 探究新知———文体知识 本诗是五言古诗,每句诗由五个字组成,不限格律、长短、平仄、用韵。五言古诗语言简洁,节奏明快,能自由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有较强的表现力。 04 整体感知———文题解读 “饮酒”表明诗歌围绕饮酒展开,实则借饮酒时的所思所感,抒发诗人对现实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诗中以饮酒为引子,展现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心境,体现其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04 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 陶渊明 04 整体感知———初读课文 首先要把握诗歌的节奏,通过节奏划分感受韵律美。其次,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如“问君何能尔”一句,“问君”可稍上扬,引发思考;“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要读得舒缓,体现诗人闲适心境,从而传达出诗歌的意境美。 朗读方法 04 整体感知———疏通诗意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04 整体感知———疏通诗意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傍晚时分南山景致甚佳,雾气峰间缭绕,飞鸟结伴而还。 04 整体感知———疏通诗意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