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5469

3.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课件(共54张PPT)-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必修2

日期:2025-11-0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248078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人教,生物,学期,学年,高二
  • cover
(课件网) 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功能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 问题探讨 胡杨能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可顽强地在荒漠中生存繁衍。然而,受水资源短缺的影响,一些远离水源的胡杨也难逃死亡的厄运。这些死亡的胡杨虽历经烈日和荒漠的摧残,却依然傲立于大漠,其枝干往往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奇特造型 额济纳胡杨林 问题探讨 胡杨能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可顽强地在荒漠中生存繁衍。然而,受水资源短缺的影响,一些远离水源的胡杨也难逃死亡的厄运。这些死亡的胡杨虽历经烈日和荒漠的摧残,却依然傲立于大漠,其枝干往往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奇特造型 讨论1.胡杨死亡后,为什么很长时间都 没有腐烂? 荒漠中缺乏水分,分解者的数量很少,因 此死亡后的胡杨无法被快速分解 额济纳胡杨林 讨论2.有研究表明,长有胡杨的荒漠土壤一般比草原的贫瘠,这是为什么? 荒漠中生产者的种类与数量很少,能制造的有机物总量就少;消费者与分解者也少,物质循环缓慢;土壤中可供分解者分解的动植物遗体等很少,且分解速度较慢,因此土壤 中积累的营养物质很少;而且,胡杨还会 从土壤中吸收营养物质,因此,长有胡杨 的荒漠土壤比草原的更为贫瘠 额济纳胡杨林 呼一口气,许多CO2分子会离开你的身体,进入大气中 CO2 你能想象它们的去向吗? 进入一颗小草的叶肉细胞 CO2 CO2 随大气环流飘向异国他乡 这些CO2分子中的碳元素和氧元素是怎样来到你体内的? 进入你体内之前存在于什么物质中? 生物群落 非生物环境 C O 碳循环 生物群落 非生物环境 组成生物的各种化学元素 范围:生物圈 碳是_____ _的重要元素之一,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糖类、脂质和核酸等都是以_____ ___形成的;大气中的碳主要是_____ ___; 构成生物体 碳链为基本骨架 二氧化碳 思考 讨论 分析碳循环的过程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因此可在大气和海洋、河流之间进行交换。此外,碳还可以长期固定或保存在非生命系统中,如固定于煤、石油或木材中。人类对煤和石油等能源的利用,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煤 石油 讨论1.碳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体内分别以什么形式存在? 碳在非生物环境中主要以CO2的形式存在(其次还有碳酸盐) 在生物体内主要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2.碳是如何分别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各个环节(以什么形式、通过哪些生命活动、形成哪些产物等)?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环境 CO2 环境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捕食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3.你如何看待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煤和石油等资源的利用,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加剧温室效应,引起全球性的气候变化 但人类又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开发新能源、发展节能产业等,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维持生物圈的碳平衡 大气中的CO2库 水圈中的CO2库 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模型示意图 大气中的CO2库 水圈中的CO2库 海洋对于调节大气中的碳含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大气中CO2含量增加,水圈中的CO2含量也随之增加 如果大气中的CO2发生局部短缺,水圈中的CO2也能及时进入大气 生产者 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模型示意图 大气中的CO2库 水圈中的CO2库 生产者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残枝败叶、遗体和排出物 消费者 消费者 摄食 呼吸作用 煤、石油等 煤、石油等 分解者 分解者 呼吸作用 燃烧 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 形式进行 CO2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够随着大气环流在全球范围内流动,所以碳循环具有 。 全球性 太快太多导致温室效应 碳存在形式: 非生物环境中: 生物群落内部: 碳循环形式: 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 生物群落内部: 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