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 1.1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1 CONTENTS 目 录 思维的特征★ 2 思维的含义 1 Part 思维的含义 论力气 论奔跑 论攀爬 人何以成为了万物之灵? 人奔跑不及豹,魁梧难敌熊, 飞翔比不上鸟,潜水不如龟…… 而使人类成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唯有在生物界中独领风骚的思维。 ———《世界史纲》 威尔斯 一目:思维的含义 1.思维是人的特有属性,人的思维存在具有普遍性 思维是人的特有属性:由于有思维参与其中的人类社会实践,人成了万物之灵。没有社会实践,思维就难以成长和发展; 人的思维存在具有普遍性:只要我们在“想”、在“考虑”,就能切身地体会到我们在思维。 【注意】动物的本能活动不是社会实践,动物没有思维。 一目:思维的含义 2.思维的含义(哲学角度) P3-3 广义 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既包括感性认识也包括理性认识。指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能动反映; 狭义 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 1 2 从性质上看,无论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探究与分享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黄河之神河伯由欣然自喜到望洋兴叹,这种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除了亲历感知之外,我们还有哪些办法突破井底之蛙、夏天之虫的思维局限 ? 《庄子.秋水》 问题提示: (1) 由于他对所看到的现象作了比较,认识到此前自己的认识是错误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是其态度变化的思维原因。 井底之蛙、夏天的虫等由于它们认识的局限,而不能知道感知范围之外的事物。 欣然自喜的原因: 望洋兴叹的原因: 这种态度变化的原因: (2)突破思维局限: 人的认识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以亲身经历获得的感性认识,受个体生命时间、精力和经历等方面的限制,总是有限的。因此,除了亲身经历之外,我们还可以运用思维的间接性,通过学习人类思想的成果,弥补个体感性认识中思维的局限性,获得超越个体感知能力之外的更广泛、更深刻的理性认识。 河伯错误地认为,他所看到的情况,即他所在的黄河最为广大,这个认识是正确的; 他又看到了比他所在黄河更为广大的大海,发现他之前的认识是不正确的; 用一笔画4条连续的直线段,把图中所有的9个点都连接起来。 试一试 探究与分享 P3 有这样一道推理能力测试题。一位想招聘助手的商人,将前来应聘的A、B两人带进办公室,向他们展示了2顶红色,3顶黑色的帽子,然后,他关掉灯,在一片漆黑的情况下,要求A和B各摸一顶帽子戴上,他自己也戴了一顶,并将其余两顶藏了起来。开灯后,商人要A、B尽快说出各自头上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A、B看到商人戴的是红色帽子。过了一会儿,A喊道:我戴的是黑帽子.商人询问了A的推理后,决定录用A。 ◎ A是如何得出他的结论的? ◎ 在相同的条件下,A为什么表现得比B好? 推理过程: 商人戴的是红色帽子 商人要A、B尽快说出各自头上戴的是什么颜色的帽子。 过了一会儿,A喊道:“我戴的是黑色帽子。” 2 3 已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