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6887

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课件(共25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5-11-2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186389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政治,必修,统编,高中,PPT,民族
  • cover
(课件网) 6.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学习目标 1.理解民族区城自治制度的地位和意义。说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阐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涵。 2.阐释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的有关规定,以及妥善处理宗教问题的意义。 2.民族格局特点: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一方面,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另一方面,各民族又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中。 多元一体 多元一体 多元 一体 1.民族概况 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 中华民族是我国所有民族凝聚形成的命运共同体。 3.各族人民的贡献: ①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 ②我国各族人民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 ③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④我国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四个“共同”) 观察中国地图,思考我国行政区域是如何划分的?这些行政区与中央是什么关系? 34个省级行政区 23个省 5个自治区 4个直辖市 2个特别行政区 (2)中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政府。 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统辖。 4.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1)我国的行政区域类型的划分 一般行政地方 民族自治地方 特别行政区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广西壮族自治区 江苏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依法行使高度自治权 ———依法行使自治权 ———依法行使地方行政权 民主 集中 (3) 国家主权 ① 主权:是指一个国家在所辖领土范围内独立处置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最高权力。 ② 基本特征:对内最高性、对外独立性 注意:自治权≠ 高度自治权≠主权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对内 对外 注意:自治权 高度自治权 主权 P60专家点评:国家主权 含义:法律意义上的主权,指的是一个国家在所辖领土范围内独立处置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最高权力。 基本特征:对外的独立性和对内的最高性(至高无上性)。 行使:在国际交往中,我国的主权由中央政府统一行使。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行使(一定的)自治权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行使高度自治权 中央政府行使国家主权 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类型 一般行政地方 民族自治地方 特别行政区 目的 便于国家行政管理 为了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设立 适用区域 省、市、县、乡等 适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适用港澳台等地区 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 保留资本主义制度 自治程度 无 法律规定的民族自治权 行使一般自治权 除外交、国防外 高度自治权 法律依据 《宪法》 《民族区域自治法》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联系 二者都享有自治权,都是中央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都接受中央统一领导,都不具有任何独立主权实体的性质。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进行了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后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高举民族平等的旗帜,致力于铲除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赢得了各族人民的信赖。 全国各族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为建设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定了坚实基础。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基本方针 含义 原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