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47267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16张PPT)

日期:2025-10-1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28214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2课,俄国,改革,课件,16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课前回顾 项 目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 原因 性质 时间 领导人物 结果 意义 ①推翻了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拉丁美洲出现了一些独立国家 ②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①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②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主)统一指挥领导 (客)西、葡力量日益衰落 (主)没统一的领导; (客)英国实力强大 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和掠夺 英国的殖民统治和掠夺 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 18世纪末19世纪初 19世纪中期 玻利瓦尔、圣马丁 章西女王(封建王公) 胜利 失败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彼得一世 自上而下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一、俄国的发展历程 9世纪晚期 13世纪上半叶 5、6世纪 16世纪初 形成基辅罗斯等早期国家 被蒙古 征服 东斯拉夫人迁至东欧平原 建立统一的俄罗斯国家 基督教化 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莫斯科公国崛起 钦察汗国,欧洲人称“金帐汗国” 伊凡四世 伊凡四世执政时期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专制统治。 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 封闭落后的国家。 来自于拉丁语“凯撒”,意即皇帝 面对这种情况,俄国该如何改变? 彼得一世改革 此时,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占有广阔市场的英国,正在孕育工业革命;法国在路易十四的强权领导下,已发展为17世纪中叶的欧陆首强。 而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农业和手工工厂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俄国 国际 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缓慢。 学 习 “拖延就是死亡” 彼得一世 18世纪初 彼得一世 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1)俄国盛行农奴制,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缓慢 (2)世界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3)彼得大帝到西欧各国考察,决定学习西方进行改革 1.背景(原因): 2.时间: 3.领导人: 4.目的: 一、彼得一世改革 5.内容: 课本第7页 5.内容 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教育 社会生活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厂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创建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国家机构为国家服务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和生活方式 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经济实力增强 军事实力增强 有助于俄国文化 习俗的近代化 性质: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材料一:1725年俄国军事、经济发展数据 常备军 舰只 水手 近代工场 生铁产量 20余万 (训练有素) 895艘 (以前无) 28000人 (以前无) 240多个 (规模较大) 160万普特 (世界前列) 材料二:普希金说“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炮的隆隆声中作为一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洲强国的行列。” 积极影响: ①使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②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消极影响: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一、彼得一世改革 6.影响: 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 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 叶卡捷琳娜 二世的统治 彼得一世死后,俄国政局动荡不安,贵族争权夺利,沙皇更迭频繁。1762年,叶卡捷琳娜通过宫廷政变篡夺王位,称“叶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年在位)。她实行了一些开明政策, 鼓励发展农业和工商业,进一步增强了俄国的实力。她为取得贵族的支持,极力维护他们的种种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