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唐人街 唐代是让中国领先世界一千多年的至高点。“唐”这个字往往成为中国、中国人、中国文化的最简单的标记。 ———余秋雨 第2课 唐朝建立与“贞观之治”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女皇帝 武则天 唐高祖 李 渊 唐太宗 李世民 课标要求:了解“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壹 唐朝的建立 背景: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长安(今陕西西安) 618年 李渊(唐高祖) 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李渊起兵南下。 李 渊 出生于北周 贵族家庭,袭封唐 国公。617年,正 式任太原留守,同 年七月举兵反隋。 618年,李渊称帝, 建立唐朝。立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封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 貮 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 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贞观”,他就是唐太宗。 貮 贞观之治 材料一: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 材料二: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征曰“何谓为明君暗君?” 征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材料三: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逐亡一镜矣。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结合材料,归纳唐太宗的治国理念。 ①吸取隋亡的教训,勤于政事 ②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③广纳贤才,知人善任 ④以民为本,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貮 贞观之治 你知道哪些唐太宗知人善任的事例? 房玄龄 杜如晦 魏征 魏征敢于直言,进谏200多次。魏征被唐太宗作为“镜子”。 房玄龄善出计谋,杜如晦遇事果断,为良相典范,有“房谋杜断”之称。 貮 贞观之治 结合课本第8页,归纳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治国措施 政治 经济 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成最重要科目; ④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尤为重视对地方官的考核。 关注民间疾苦,减轻百姓的田租和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工 部 刑 部 兵 部 礼 部 户 部 吏 部 皇帝 门下省 尚书省 中书省 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隋朝:创立三省六部制 审核政令 执行政令 起草政令 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中央官制) 人们把考取进士比作“登龙门”。当时谚语:“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貮 贞观之治 材料一: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天下大稔(rěn,丰收) ,流散者咸(都)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 材料二:唐代以来官学、私学教育的不断昌盛,培养了大量 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唐太宗看到许多新考取的进士鱼 贯而出,道:“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思考:唐太宗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 政治清明 经济发展 国力强盛 文教昌盛 唐太宗统治期间, 史称“贞观之治” 叁 女皇帝武则天 14岁,入宫廷,为唐太宗才人,赐号武媚; 26岁,唐太宗驾崩,入感业寺为尼姑; 28岁,再度入宫,为高宗昭仪; 32岁,高宗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 51岁,与高宗并称二圣,共同临朝; 67岁, 690年,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帝; 82岁, 705年,病逝。世人称之为武则天。 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叁 女皇帝武则天 地位 措施 政治 经济 影响 评价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 ②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使贤能之士脱颖而出 继续推行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重视发展生产 ①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子面试考生 “贞观遗风”、“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武则天创立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