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 1. 什么是饱和溶液? 复 习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不饱和溶液。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注意:条件:一定温度。 标准:100克溶剂 状态:饱和状态 单位:克 任何物质的溶解是有条件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某物质的溶解量也是有限的,不存在无限可溶解的物质。 饱和NaCl溶液 形状不规则的NaCl固体 形状规则的NaCl固体 一昼夜后观察发现:固体变为规则的立方体; 质量并未发生改变 化学真神奇! NaCl(s) Na+(aq)+ Cl-(aq) 【解释】在NaCl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 可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难溶电解质在水中是否也存在溶解平衡呢? 化学式 溶解度/g 化学式 溶解度/g AgCl 1.5×10-4 Ba(OH)2 3.89 AgNO3 222 BaSO4 2.4×10-4 AgBr 8.4×10-6 Ca(OH)2 0.165 Ag2SO4 0.796 CaSO4 0.21 Ag2S 1.3×10-16 Mg(OH)2 9×10-4 BaCl2 35.7 Fe(OH)3 3×10-9 几种电解质的溶解度(20℃) 【问题】难溶电解质完全不溶吗? 难 难 难 微 易 易 可 难 难 难 微 微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0.01 1 10 (Sg/100g水) 习惯上,将溶解度小于0.01克的电解质称为难溶电解质。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尽管很小,但不会等于0 ,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 化学上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时,沉淀达到完全。 【问题】Ag+和Cl-的反应真能进行到底吗? 反应后溶液中还存在Ag+和Cl-吗? 溶解 AgCl(s) Ag+(aq) + Cl-(aq) 沉淀 Ag+ Cl- AgCl在水中溶解平衡 当v(溶解)= v(沉淀)时, 得到饱和AgCl溶液, 建立溶解平衡 尽管AgCl固体难溶于水,但仍有部分Ag+和 Cl-离开固体表面进入溶液, 同时进入溶液的Ag+和 Cl-又会在固体表面沉淀下来 【结论】在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 不管是可溶、难溶的电解质都存在着溶解平衡。 练一练: 书写碳酸钙、氢氧化镁沉淀溶解平衡表达式 2.表达式: 1.概念: CaCO3 (s) Ca2+ (aq) +CO32- (aq) 一、沉淀溶解平衡 AmBn(s) mAn+(aq) +nBm-(aq) Mg(OH)2 (s) Mg2+ (aq) +2OH- (aq) 一定温度下,将难溶物质溶于水中,当v(溶解)=v(沉淀)时,形成电解质的饱和溶液,达到平衡状态。这种平衡叫沉淀溶解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表达式: AgCl(s) Ag+(aq) + Cl-(aq) Cu(OH)2(s) Cu2+(aq) + 2OH-(aq) 对比电离方程式: AgCl Ag++ Cl- Cu(OH)2 Cu2+ + 2OH- AgCl: Cu(OH)2: 逆、等、动、定、变 3. 特征: 等———V(溶解) = V(沉淀) 动———动态平衡, V(溶解) = V(沉淀)≠0 定———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离子浓度不再改变 变———当外界条件改变,溶解平衡将发生移动 逆———溶解与沉淀互为可逆 一、沉淀溶解平衡 1.内因:沉淀本身的性质 (1)绝对不溶的电解质是没有的 (2)同是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差别也很大 二、影响沉淀溶解平衡的因素: 2.外因: 改变条件 平衡移动方向 平衡时 c(Ag+ ) 平衡时 c(Cl-) 升 温 加少量水 加AgCl(s) 加NaCl(s) 加AgNO3(s) 加KI(s) 不移动 不变 不变 不变 不变 正反应 正反应 正反应 逆反应 逆反应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减小 【讨论】在AgCl饱和溶液中,尚有AgCl固体存在,当分别向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将如何变化? AgCl(S) Ag+(aq) + Cl-(aq) △H > 0 特例: Ca(OH)2 b、浓度:加水,平衡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