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一中 2025-2026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 道德与法治第一阶段测验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B 解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①③正确);降低资源利用率(②)与高质量发展的 “绿色高效” 要求相悖,我国已从 “高速增长” 转向 “高质量发展”(④错误)。 2.A 解析:“西电东送” 等工程连接东西部,促进区域资源互补与协同发展,推动区域协调(A 正确);工程针对 “区域发展不平衡”,非 “城乡不协调”(B 错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尚未消除(C 错误);我国未全面建成创新强国(D 错误)。 3.D 解析:共同富裕需以人民需求为出发点(D 正确);我国 “倡导多极世界”,非 “主导世界格局”(A 错误);我国追求 “高质量发展”,非 “高速发展”(B 错误);共同富裕是 “共同富裕”,非 “同等富裕”(C 错误)。 4.B 解析:乡村振兴体现党 “为人民谋幸福” 的初心,推动城乡一体化(①③正确);我国当前中心工作是 “经济建设”,非 “农村工作”(②错误);“完全自治” 表述绝对,基层群众自治需在党的领导下开展(④错误)。 5.C 解析:图表中 GDP 增长(图 1)体现经济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图 2)体现生活水平提升(②③正确);图表未涉及 “国际地位”(①错误);GDP 增长源于多方面(如生产、投资等),非 “仅源于居民收入”(④错误)。 6.C 解析:图 1(推测为 “侵权 / 模仿” 相关场景)强调创新时代需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②④正确);创新需自主创造,非 “坚持模仿”(①错误);题干未体现 “每个人都是创新者”(③与题意无关)。 7.B 解析:用废弃物制作台灯(①)、老歌配新曲(③)体现 “突破常规、创造新价值”,符合创新精神;按传统方法做菜(②)、勤练英语(④)是常规行为,无创新体现。 8.A 解析:政府推动创新→企业技术升级→农业效率提高→农民增收→促进城乡融合,符合 “数字乡村” 建设的积极影响(A 正确);B、C、D 均为负面推导,与 “数字乡村成效显著” 的材料主旨相悖。 9.B 解析: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需深化改革、坚持中国道路(①④正确);“更多惠及世界各国” 非国内发展的核心任务(②与题意无关);我国中心工作是 “经济建设”,非 “改革开放”(③错误)。 10.A 解析:新年贺词聚焦国内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改革、科技自立自强” 是当前国家发展的核心方向(A 正确);“世界变乱交织”“经济压力” 是挑战,非贺词强调的 “鼓舞奋斗” 主题(B、D 错误);我国追求 “高质量发展”,非 “高速发展”(C 错误)。 11.A 解析:“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强调 “以人民为中心”,与 “江山就是人民” 的情怀一致(A 正确);B 体现诚信,C 体现自强,D 体现学习方法,均与 “人民至上” 无关。 12.C 解析: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是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城乡差距(②)、医药领域问题(③)体现这一矛盾;①④是发展成就,非矛盾体现。 13.C 解析: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国家创新指数提升,均体现我国在科技领域的突破,旨在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C 正确);材料未涉及 “深化改革”(A 错误);B 仅体现机器人产业,未涵盖 “创新指数”;材料无 “制度保障” 相关内容(D 错误)。 14.D 解析:杭州通过人才新政、强化企业创新地位推动创新,体现 “政府以改革激活创新”(D 正确);经济社会发展首要任务是 “发展经济”(A 错误);政府 “依法行政”,党 “依法执政”(B 错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非 “人才”(C 错误)。 15.C 解析:“有事多协商” 是协商民主的体现,基层治理对应基层群众自治制度(C 正确);A 表述模糊,未明确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