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节 摩擦力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会用公式F=μF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知道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4.认识静摩擦的规律,知道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及其最大值 【学习重难点】 1.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重点) 2.静摩擦力的有无的判断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重点难点) 3.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重点) 【知识回顾】 初中摩擦力内容复习: 一、摩擦力 1.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 或相 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 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 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做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而尚未发生相对运动时,在它们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称为 . 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和方向 1.产生条件:(1) ;(2)发生 ;(3)接触面不光滑 。 2.作用点:摩擦力发生在 上,所以摩擦力的作用点就在接触面上,但为了研究方便,可把摩擦力的作用等效到一个点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可将摩擦力作用点画在物体重心上。 3.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摩擦力的方向有时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起 作用;有时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起 作用。 三、摩擦力的大小测量和影响因素 1.使用 可以粗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 原理,可知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 2.根据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通过 或增大接触面 ,可以增大摩擦,通过减小压力或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可以减小摩擦。 四、摩擦的利用和防止 1.增大摩擦的方法:(1)增大压力;(2)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3)将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 2.减小摩擦的方法:(1)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3)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4)使接触面互相分离。 【自主预习】 一、滑动摩擦力 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 运动的力,这种力叫作滑动摩擦力。 2.方向:沿着接触面,跟物体 。 3.大小 (1)公式:Ff= ,其中FN表示接触面上压力的大小,μ为动摩擦因数。 (2)动摩擦因数μ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没有单位。 二、静摩擦力 1.定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 ,而没有相对运动,这时的摩擦力叫作静摩擦力。 2.方向:沿着接触面,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 3.大小: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当外力增大到某一值时,物体就要滑动,此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Fmax,我们把Fmax叫作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为 。 【课堂探究】 思考与讨论: 为什么汽车的轮胎、鞋子和手套有很多花纹,这些花纹有什么作用吗? 复习与回顾: 初中我们已经学习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的力,这种力就叫作摩擦力。 思考与讨论: 用弹簧测力计拖动水平固定木板上的木块,使它做匀速运动,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改变木块和木板之间的压力,摩擦力的大小也随之改变。如果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存在某种定量关系的话,它们可能是怎样的关系呢? 一、滑动摩擦力 思考:冰壶比赛中的冰壶,刹车过程中的汽车,都会因受到摩擦力停下来,这个摩擦力是什么摩擦力? (一)滑动摩擦力的定义和产生条件 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挤压且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 的力,此力即为滑动摩擦力。 2.产生条件: 、 、 。 (二)滑动摩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