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52306

第19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2025-2026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日期:2025-10-1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5次 大小:382347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9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2025-2026,学年部,编版
  • cover
(课件网) 抗 日 战 争 的 胜 利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十九课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01 / 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02 /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03 / 目 录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01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郑重提出“全民族实行抗战”的主张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对国民党确定抗战路线起了推动作用。 1937年11月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构成了抗击日寇的战略格局 中国共产党是持久战战略总方针的提出者,对全国抗战方略的制定有指导作用 “亡国论” 牺牲两字是严酷的,我们牺牲自己,我们并且要牺牲全国同胞一齐牺牲。因为我们是弱国,我们是弱国之民,我们所谓抵抗,无他内容,其内容只是牺牲。———汪精卫《最后关头》 再战半年,最多一年,敌人虽胜于战场,亦必因经济之破产,而全局瓦解。中国获得最后胜利,为期不远也。———1938年10月,《中央周刊》 “速胜轮” VS 中国命运应何去何从?如何处理国内情况 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失道寡助;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正义的,得道多助。日本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是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因此,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论持久战》 《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 VS 小国资源有限 国家实力强大 大国持久战有望 国家实力弱小 中国共产党是持久战战略总方针的提出者,对全国抗战方略的制定有指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最坚定的维护者 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日本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遂改变策略。 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对国民党 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 对共产党 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对占领区 加强军事统治、经济掠夺 1939年至1943年间,国民党顽固派掀起三次反共高潮,1941年1月更是制造了骇人听闻的皖南事变。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最坚定的维护者 1939年7月7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 在国民党发动严重反共高潮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维护了统一战线的团结抗战大局。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施行的各项建设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 政治上 政权人员组成遵循三三制 三三制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在人员组成上采取的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具体体现。对于孤立顽固势力,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打败日本侵略者发挥了重要作用。 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经济上 政权人员组成遵循三三制 根据三三制的规定,在政权机构和民意机关的人员名额分配上,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和联系广大小资产阶级的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施行的各项建设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材料一:一个日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