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52532

【新课标●新课堂】浙教版八上科学 4.3 海洋的探索(第2课时)课件(28页ppt)+教学设计+作业

日期:2025-11-19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34次 大小:360548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海洋,教学设计,ppt,28页,课件,2课时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新课标●新课堂】第3节 海洋的探索(第2课时)同步作业 (教师版) 1.《本草纲目》中记载了一种制取粗食盐的方法:“取盐于池旁耕地,沃以池水,每得南风急,则宿夕成盐……”南风通常指暖风,“南风急”有利于粗盐提纯操作中的( ) A.溶解 B.沉淀 C.过滤 D.蒸发 【答案】D 【解析】“南风急”能加快水分的蒸发,使溶剂质量减小。 2.在粗盐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有关装置和操作正确的是 A.溶解粗盐 B.过滤粗盐水 C.蒸发结晶 D.趁热取下蒸发皿 【答案】B 【解析】A、溶解粗盐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中进行,不符合题意; B、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不符合题意; D、不能用手去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不符合题意。 3.关于“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解:为加快粗盐的溶解,可预先将粗盐研细 B.过滤:过滤食盐水时,需用玻璃棒引流 C.蒸发:蒸发皿中的水蒸干后,停止加热 D.分析:粗盐未完全溶解就过滤,则得到的精盐偏少 【答案】C 【解析】A、将粗盐研细可以增加粗盐和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其溶解加快,选项正确; B、过滤时为防止滤液冲破滤纸造成过滤失败,因此使用玻璃棒引流,选项正确; C、蒸发的时候待有较多的晶体时就停止加热,利用余温将溶液蒸干,否则会出现晶体飞溅,选项错误; D、粗盐未完全溶解就过滤,部分粗盐留在滤纸上,则得到的精盐偏少,选项正确; 故选:C。 4.下图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实验中的三个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正确的操作做顺序是C→A→B B.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加快蒸发速率 C.过滤过程中若滤纸破损则应重新过滤 D.该实验主要利用NaCl的性质是易溶于水 【答案】B 【解析】A、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正确的操作做顺序是C→A→B,说法正确; B、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防止受热不均,液体飞溅,说法不正确; C、过滤过程中若滤纸破损会导致滤液浑浊,则应重新过滤,说法正确; D、该实验主要利用NaCl的性质是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说法正确; 5.在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时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 B.蒸发操作结束后,将蒸发皿放在陶土网上 C.用药匙将蒸发皿中的白色固体直接转移到纸上 D.实验结束后所得到的白色固体为氯化钠 【答案】B 【解析】A、过滤时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还需用漏斗,故选项说法错误; 蒸发操作结束后,应将蒸发皿放在陶土网上,故选项说法正确; 应用玻璃棒将蒸发皿中的白色固体直接转移到纸上,故选项说法错误; 粗盐提纯,只是将泥沙等不溶性杂质除去,实验结束后所得到的白色固体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6.粗盐中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与泥沙,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为溶解、蒸发 B.加热时需蒸发皿、陶土网、酒精灯、铁架台 C.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D.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答案】C 【解析】A、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的过程),故选项说法错误。 B、蒸发操作需要使用蒸发皿、酒精灯、铁架台,无需使用陶土网,故选项说法错误。 C、蒸发时,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故选项说法正确。 D、得到的氯化钠中含有可溶性杂质,不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7.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 A.取用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