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052697
2025-2026学年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知识清单
日期:2025-11-1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素材
查看:62次
大小:776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2025-2026
,
学年
,
高中
,
历史
,
选择性
,
必修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1.夏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2)政治:以世袭制打破禅让制传统。 2.商 (1)实行内外服制。 (2)商朝已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3.西周 (1)内容 ①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给同姓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和卿大夫继续分封,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 ②周天子和各级贵族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2)特征 ①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②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它受原始民主传统的制约。 ③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1.背景 (1)春秋时期,西周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 (2)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在政治上都进行了重大变革,君主权力加强。更多高考资料点这里…… (3)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战争的混乱局面。 2.内容 (1)皇帝制:这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2)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各司其职。 ②三公之下是分掌国家各种政务和皇室事务的卿,泛称“九卿”。 ③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务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 (3)郡县制 ①秦朝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和县两级。 ②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另设监御史掌监察。 ③郡下设县或道,郡县主要官吏都是由中央直接任命。 (4)文书制度:秦朝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 三、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1.中央行政制度 (1)汉 ①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是三公九卿制。 ②汉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设立中朝,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 ③西汉晚期以后,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大。 ④东汉时期,中朝尚书的权力逐渐增长。 (2)隋唐:三省六部制 ①内容:三省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②特点:三省六部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 ③意义: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3)宋: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履行宰相的职权。 (4)元: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 (5)明 ①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绵延1 000多年的宰相制度终结。 ②废宰相后设立内阁,内阁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6)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 2.地方行政制度 (1)汉 ①沿袭秦的郡、县二级制,还包括王国和侯国。 ②到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2)魏晋南北朝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 (3)隋唐 ①隋朝实行州、县二级制,唐朝沿用。 ②唐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后来道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唐中期以后设节度使统兵征战,后形成藩镇割据势力。 (4)宋:初期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来又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 (5)元:实行“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省、路、府、州、县多级地方制度。 (6)明清 ①明初废除行中书省,其权力由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割。后来,朝廷向各省安派巡抚、巡按,总揽一省之权。 ②清朝时,巡抚成为一省长官。 ③明清时期形成省、府、县三级行政制度。 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雅典:民主政治 (1)内容 ①公民大会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②议事会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主要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并参与国家日常管理。 ③官员由选举产生,大多一年一任,随时可以被罢免和审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2课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课件(共24张PPT)(2025-11-11)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课件(共15张PPT)(2025-11-11)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课件(共19张PPT)(2025-11-11)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课件(共19张PPT)(2025-11-10)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共25张PPT)(2025-11-1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