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53340

14 诗词三首 课件(共36张PPT)

日期:2025-10-1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2次 大小:249904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诗词,三首,课件,36张,PPT
  • cover
(课件网) 14、诗词三首 “中国历史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分可称之为‘贬官文化’。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错。” ———余秋雨《文化苦旅》 活动:请同学结合课文注解分享三位作家的被贬经历 李白:赐金放还 年轻的李白,意气风发,恃才傲物,虽以诗名得唐玄宗赏识,供奉翰林,却因得罪权贵、遭谗言诋毁,于天宝三载(744 年)被 “赐金放还”,实则是变相的贬逐,离开长安。面对宴席上的美酒佳肴,却无心享用,联想到人生道路的坎坷,写下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的愤懑;但李白的豪情并未被挫败,诗中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的名句,既抒发了对理想的执着,也展现了逆境中不屈的胸襟。 刘禹锡:久贬蛮荒 因参与 “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十年后奉召回京,他因作《玄都观桃花》诗讽刺权贵,又被贬为连州刺史,后辗转夔州、和州等地任刺史长达二十三年。宝历二年(826 年)在夔州,为酬答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他写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抒发豁达心境,彰显了虽历经磨难仍不屈的傲骨。。 苏轼:屡贬南荒 熙宁四年(1071 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自求外放,被贬为杭州通判,熙宁九年(1076 年),苏轼任密州知州。此时的已离开京城多年,且与弟弟苏辙(子由)分隔两地,七年未曾相见。时值中秋,对月思亲,感慨万千,于是写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的旷古叩问,抒发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生缺憾,表达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通透与旷达 ——— 这份豁达,也为他日后更艰难的贬谪生涯埋下了精神伏笔。 提问:一唐一宋,诗、词、歌体裁各异,编者为什么要把它们放在一篇课文里呢? 它们共同奏响了一曲由“苦难、诗酒、豁达”三个乐章交织而成的雄浑生命交响乐。 苦难 诗酒 豁达 意 由 酒 起 活动:联读三首古诗,画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找一找共同的意象。 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酒,是共通的情感媒介与文化符号。 酒,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极具张力的意象。 酒,是诗人情感的催化剂和精神世界的折射镜。 酒 活动:请你结合诗歌的内容,和同桌一起解读这三杯酒的不同之处,并简要说明,可以仿 用下面的句式。 范仲淹登的不是岳阳楼,而是忧乐, 欧阳修游的不是醉翁亭,而是闲畅。 在李白笔下,“金樽清酒斗十千”与“玉盘珍羞直万钱”极尽宴饮之奢华,然而紧接着的“停杯投箸不能食”却形成了巨大的情感反差。这里的酒,映照的是他内心的极度苦闷与彷徨,是理想之路被阻塞后的食不甘味、酒难入喉。 李白喝的不是金樽清酒,而是苦闷和迷惘 刘禹锡的“暂凭杯酒长精神”则让酒扮演了截然不同的角色。这杯酒,是挚友白居易在宴席上为他斟满的慰藉。它承载着友情的温暖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