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的作用;能围绕“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情感”展开交流。 2.能辨别词语的感彩并恰当运用。 3.体会顿号的用法,并能正确使用。 4.了解古诗硬笔书写的两种行款,并能正确书写。 5.背诵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 【教学重点】 1.能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的作用。 2.能辨别词语的感彩,背诵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 【教学难点】 1.体会顿号的用法,并能正确使用。 2.了解古诗硬笔书写的两种行款,并能正确书写。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的作用;能围绕“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情感”展开交流。 2.辨别词语的感彩,并能恰当运用。 3.体会顿号的用法,并能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 一、回顾单元,整体导入 导入: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四篇课文,爱国情怀永传承,时空不同情相融,我们感受了课文中的爱国情怀,还掌握了结合资料来体会思想情感的学习方法。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本单元的学习,走进快乐的“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回顾方法 1.结合课文提问: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小岛》四篇课文,你都有哪些收获和感受呢?谁能结合文章说一说。 预设1:我感受到了自古以来中国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在《古诗三首》中,陆游、林升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让我印象深刻。 预设2: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还感受到了在国家的发展中,有很多人作出了贡献,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中国。比如《小岛》中那些驻岛守卫的战士。 预设3: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只有国家强大,我们才能有更好的生活。不然就会像《圆明园的毁灭》中所讲的那样,遭到列强的欺凌。而只有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奋斗,国家才能越来越好。 教师引导: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都很到位。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还学会了结合资料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查阅资料对我们理解文章都有哪些帮助呢?请你阅读书中“交流平台”的内容,跟我们说一说你的收获。 预设1:通过查资料,我可以知道古诗的创作背景,这样能够更好的理解作者所蕴含的情感。比如《示儿》和《题临安邸》,都是在北宋灭亡,失去中原土地,但当权者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背景下创作的,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陆游的悲痛和林升的愤慨。 预设2:是的,比如《少年中国说》(节选)刚一开始我不理解什么是“少年中国”,后来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言论,就更能感受到梁启超对少年中国的美好祝福和深切盼望。 引导:我们可以借助资料来了解写作背景,这样更有助于我们去体会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除了有助于我们了解写作背景外,查阅资料还有哪些作用? 预设:查阅资料可以让我了解更多文章内容。比如《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中提到了很多圆明园内的建筑、书画、文物,通过资料和图片,让我感受到圆明园有着很高的价值,从而为它的毁灭感到痛惜。 师点拨:查阅资料可以帮助我们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资料是我们学习的好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文、感受情感。这个单元的课文中有很多千古传诵的经典诗篇,我们还要会朗读会背诵。如何才能通过朗读,将课文中的情感读出来呢?你有什么好建议? 预设:比如《古诗三首》我们要读出古诗的韵律,不能读得太着急,同时还要体会着作者的情感,比如悲痛的、气愤的。 教师引导:想要读出悲痛的、气愤的情感,应该如何读呢? 预设:可以语调稍微低沉一些,语速缓慢一些。 师点拨:是的,想要通过朗读来体现课文中的情感,首先就要把握好文章的情感基调。是欢快的,充满希望的,还是悲痛、哀伤的。比如《古诗三首》表达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