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54631

14《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4次 大小:429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 cover
小学语文五上四单元《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爱国情———,贯穿其中的是炎黄子孙代代相传的爱国情,单元阅读教学的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在第二学段的学习基础上,如何运用资料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是学生没有掌握的,因此,本单元阅读教学需要落实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资料,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三篇课文,需要通过查阅、整理资料,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感受课文蕴含的痛惜之情,形成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使命感。课文结构清晰,构思独特,题目为“毁灭”,却用大量笔墨写昔日的辉煌,以鲜明的衬托更好地触动读者。因此,教学中要着重引导学生结合资料,通过有层次的朗读、表达,感受圆明园曾经的辉煌,与下文的学习形成强烈的情感反差。另外,课文所用对举等写作手法也需引导学生在语言时间中反复品味和领悟。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方法;有自主解决字词的能力,在朗读课文时有一定的速度和效率;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爱国主义教育,学生能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思想。由于课文中事件与学生所处年代相去甚远,且圆明园的辉煌不复存在学生在感官上没有一定的对照,所以在情感升华上有一定的欠缺。 【教学目标】  1.认识“估、煌”等9个生字,会写“毁、估”等15个字,会写“毁灭、不可估量”等23个词语。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借助关键词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3.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 4.能结合相关资料,体会《七子之歌(节选)》《和平宣言(节选)》与课文表达的情感的相似之处。 【教学重点】 1.借助关键词语,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 2.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 2.聚焦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着重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结合资料,想象建筑之伟,再现文物之珍。 3.通过多层次朗读、表达,感受、学用课文中“有……也有……”的对举的表达方式,深入体悟圆明园的辉煌。 【教学重难点】 1. 抓住关键词句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灭的过程,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2.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单元背景:爱国精神永传承,时空不同情相融。同学们,在本单元的任务一“追忆山河悲壮”中,我们吟诵《古诗三首》回望山河破碎,今天让我们走进任务一的第二个学习活动“聆听断壁残垣”的诉说。 任务一:情境导入,揭示学习主题 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前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资料: 一份数据: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国200多家博物馆里,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000多件。大部分是在19世纪至20世纪初,英国殖民主义的鼎盛时期,通过战争、掠夺等方式流入的。 一则新闻:2023年9月,大英博物馆2000件馆藏文物“不翼而飞”。 一部短剧:“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的话题引发热议。一部自媒体博主拍摄的短剧《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