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55461

第8课 中国同盟会 课件

日期:2025-10-1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991943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8课,中国,同盟会,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太平天国运动 (1851~1864) 农民阶级: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中期) 维新派:戊戌变法 (1898.6~1898.9) 义和团运动 (1899~1900年) 中国近代史:中华民族的反侵略史与探索史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屡次探索皆以失败告终,中国的出路究竟在何处? 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 向西方学习 改良制度 革命! 概念解析: 改革:指不改变政治体制的温和改良,是统治阶级作为执行者。 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是被统治阶级作为执行者。 概念解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以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统治和推翻封建专制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革命。以反封建为目的的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单元导读 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日益加重。在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等人的推动下,民主革命思想得到广泛传播,革命团体不断涌现。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建立中国同盟会,负责领导各地的革命活动。民主革命逐渐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但是,革命胜利果实最终落入袁世凯手中。他上台后,破坏民主共和,复辟帝制,遭到举国反对。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 革命组织 革命失败 革命影响 革命背景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了解孙中山等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感受仁人志士的革命精神。 第8课 中国同盟会 1.知道兴中会、同盟会的时间、口号和影响,了解三民主义的内涵,知道革命志士在武昌起义前发动的起义概况,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运用史料分析同盟会建立的背景,认识三民主义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理解革命志士的奋斗之于辛亥革命的意义。(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本课学习,感悟孙中山、黄兴等革命党人积极投身革命事业的事迹,感受他们英勇抗争、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核心素养目标 壹 觉醒之路 探索前行 —孙中山早年革命活动 通过视频和阅读人物扫描,归纳出孙中山的早期经历。 壹·觉醒之路 探索前行——— 孙中山早年革命活动 孙中山简介: 阅读教材P46-47,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完成表格。 壹·觉醒之路 探索前行——— 孙中山早年革命活动 时间 事件 1894年夏 1894年11月 1895年 广州起义失 败后 1896年 檀香山建兴中会。 上书李鸿章,倡变法自强。 伦敦遭诱捕,英国政府干涉获释,借势宣传革命主张。 广州起义,事泄失败。 流亡日、美、英,发展革命组织。 1.思想转变: 材料一:(孙中山认为)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其他慈善事业亦然。若夫最大权力者,无如政治。政治之势力,可为大善,亦能为大恶。吾国人民之艰苦,皆不良政治为之。 ———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 材料二:“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回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 材料三:“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某戏院的演说》1903年 第一次转变:医人→医国(弃医从政) 第二次转变:改革(变法自强)→革命(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李鸿章未给予回应。 壹·觉醒之路 探索前行——— 孙中山早年革命活动 【史料实证】阅读课本,补充兴中会成立的表格内容。 时间 地点 发起人 宗旨 口号 地位 1894年11月 美国檀香山 孙中山 “振兴中华”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近代中国第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