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55501

全册复习 检测卷 (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1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15799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全册,复习,检测,学生,答案,2025-2026
    全册复习 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埙”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多用陶土烧制而成,形状如鸡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埙的声音主要是由埙内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B.人们主要依靠音调辨别出埙和其他乐器的声音不同 C.吹埙的力度越大,埙发出的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快 D.用相同的力度吹埙时,按住不同的小孔,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 2.监测器离发声体甲、乙的距离相同,测得甲、乙发出声音的数据如图所示,0~t1这段时间发声体甲 ( ) 第2题图 A.振动幅度比乙大 B.发出声音的音调比乙低 C.发出声音的响度比乙大 D.每秒振动的次数比乙多 3.如图是某种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 ( ) 第3题图 A.该物质熔化时间为8 min B.该物质在A点是液态,B点是固态 C.该物质在4~8 min内需要吸收热量 D.该物体有可能是非晶体 4.某探究小组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拍摄了小球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让小球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滚下,B、C、D点为频闪照相机拍摄的小球每隔相同时间所到达的位置,如图所示.能说明小球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图像是 ( ) A B C D 5.如图所示,记录了两条光线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的传播径迹(所有光线均没标箭头).其中,2、4两条光线在同一直线上.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1、2一定是入射光线 B.3、4一定是入射光线 C.若4是入射光线,则2是其对应的折射光线 D.若1是入射光线,则4是其对应的折射光线 6.如图所示,盖有塑料薄膜的顶棚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起到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 B.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到凹透镜作用 C.透镜都是固体,液体不能起到凸透镜作用 D.薄膜上的积水形成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 7.甲、乙两车在平直的路上相向而行,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的速度为20 m/s,乙车的速度为15 m/s.如图所示,当甲车经过P点时,乙车刚好经过Q点,以此刻为计时起点,过了20 s甲、乙两车相距100 m.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 A.甲车走过的路程为400 m B.乙车走过的路程为300 m C.PQ的距离一定为800 m D.PQ的距离可能是600 m 8.轿车与卡车在水平路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匀速向东行驶,如图所示.若轿车速度保持不变,卡车突然减速,下列关于此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卡车相对于路牌向西运动 B.卡车相对于轿车保持静止 C.轿车相对于卡车向东运动 D.路牌相对于轿车向东运动 9.小明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石块的密度,图甲是放石块之前调节横梁平衡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图甲可知,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由图乙可知,石块的质量是17.6 g C.由图丙可知,石块的体积是40 cm3 D.石块的密度是1.74×103 kg/m3 10.如图所示,甲、乙分别在平面镜MN的两侧,点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进入甲的眼睛.根据图中信息可判断             ( ) A.甲可以直接看到点光源S B.甲可以看到点光源S的像S' C.乙可以看到点光源S的像S' D.乙无法看到点光源S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6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11.(7分)(1)图甲中的铅笔长 cm,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mm;小明之后利用该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度,测量的四组数据分别为18.31 cm、18.32 cm、19.31 cm、18.31 cm,则物理书的宽度为 cm. (2)图乙中测量木块的长度时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或“B”);图丙中秒表记录的时间为 s. (3)图丁是某乘客给坐在行驶的车内的小明连拍了两张照片.根据照片可知,小明相对车 ,车相对广州塔 .(均选填“静止”“向西运动”或“向东运动”) 1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