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56328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天成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日期:2025-10-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1次 大小:545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甘肃省,开学,答案,试题,语文,考试
  • cover
2025—2026学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学初质量检测 语 文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7 分)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以传统二十四节气倒计时起笔,以天干地支十二时辰收尾,从“雪花火炬”到“折柳寄情”,从创意源于西汉长信宫灯的火种灯,到取自《千里江山图》的冰场挡板图案……点亮中国元素,彰显文化自信。通过惊艳世界的冬奥会,让四海宾朋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发的中国。 对中国人而言,二十四节气就是我们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我们靠冰雪消融 ① 燕子呢喃感受早春;凭荷塘蛙声、林间蝉鸣记忆盛夏;我们眼帘中有黄叶凋零、鸿雁南飞,有( )和滴水成冰。天上阴晴圆缺,地上草长 ② 飞,古人早已明察秋毫,他们不逾矩、不越位,恪守着生物本分。 (1)写出文中横线②处的字和文中加点字注音 、 (2 分) (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标点符号 (1 分) (3)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最合适的是( )( 2分) A.姹紫嫣红 B.酷暑炎炎 C.秋风萧瑟 D.白雪皑皑 (4)对文中画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惊艳世界的冬奥会,通过四海宾朋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发的中国。 B.惊艳世界的冬奥会,让四海宾朋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发的中国。 C.通过冬奥会的惊艳世界,让四海宾朋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发的中国。 D.通过惊艳世界的冬奥会,四海宾朋看到了生机勃发的一个中国。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偏僻 狡辩 和颜悦色 振耳欲聋 B.燎原 帷幕 人情事故 出类拔萃 C.眼眶 喧哗 慢不经心 销声匿迹 D.浮躁 震撼 川流不息 天衣无缝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每逢节假日,动物园的游客常常是络绎不绝。 B.一路上风雪载途,使多年没有返回家乡的她对回家的期盼更加强烈了。 C.庄子一直厉行简单朴素的生活,从不刻意追求物质享受,所以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邋遢与不修边幅。 D.现在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植被们耷拉着脑袋没有一点精神气。 4.对下面四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第一幅为篆书,均匀齐整,圆转流畅 B.第二幅为行书,行云流水,舒然有型 C.第三幅为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D.第四幅为草书,结构简省,不拘章法 5.小渝写了一段与麦秆画有关的文字,请选择填入横线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 2分) 麦秆画是中原非遗艺术的璀璨明珠,承载着千年农耕文明的智慧与匠心。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传统技艺与现代美学的深度融合,不仅为非遗传承注入活力,更为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开辟了新路径。 ①并通过融合透视原理与光影技法,构建出层次分明的立体视觉效果 ②艺术家创新运用熏、熨、烙等手法,赋予麦秆丰富的色彩表现力 ③创作工艺的迭代使麦秆画既保留古朴韵味,又符合当代艺术标准 ④麦秆画不仅是中原文化的瑰宝,更通过秸秆再利用与工艺革新,探索出传统手工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④②①③ D.②①③④ 综合性学习。学校将组织一次主题为“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5分) (1)【明“和”含义】在词义演变过程中,“和”由本义“不同声音、言论相互响应,协调合拍”引申出不同的意思。下面词语中的“和”,与“以和为贵”中“和”字意思相同的词语是( )(1分) A. 和颜悦色 B. 曲高和寡 C. 心平气和 D. 地利不如人和 (2)【寻找“和”的典故】 “以 和 为 贵 ”的 历 史 典 故 非 常 多,请 写 出 你 熟 悉 的 两个典故。(2 分) ① ② (3)【践行“和”文化】爸爸、妈妈因你成绩下降发生了激烈争吵,相互指责疏忽了对你的管理。为此, 你将怎样劝和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