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56996

第14课 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

日期:2025-10-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2次 大小:289623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4课,诗词,三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课件
  • cover
(课件网)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2.理解诗中典故,体会作者的人生态度。 3.领悟诗中蕴含的哲理。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诗豪”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谢,这里指以诗答谢 指的白居易 白居易写《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寄予深切同情 初次相遇 酬赠诗:古代文人用以交往应酬或者赠给亲友的作品。 这种诗歌形式通常用于朋友之间用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来相互酬答唱和,表达彼此之间的情感和交流。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哲学家,有“诗豪”之称。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因与柳宗元交谊甚深,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多有唱和,并称“刘白”。其诗刚健豪迈,清俊明朗,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 代表作《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哲学著作《天论》三篇;《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等。 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刘禹锡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多年。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与刚离任苏州刺史的白居易在扬州相遇。 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禹锡屡遭贬谪、怀才不遇的命运寄予深切的同情。刘禹锡作此诗答谢。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你为我举杯满酒同饮共醉,我为你拿起筷子击盘吟诗。 可惜你写诗才华堪称国手也是徒然无用,命运不由人出不了头谁都无可奈何。 放眼望去处处风光你却长守寂寞,满朝文武个个升官你却独自蹉跎。 我也深知你才高名重,遭遇点不幸不算什么,但是二十三年的不幸损失实在是太多太多。 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听诗文范读,尝试划分朗读节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自由朗读诗文,读对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zhǎng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标题:(我)用诗歌赠答白乐天在扬州与我初逢的席上赠给我一首诗。 1.首联“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回应白诗的哪句话而言?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十三年折太多。 “巴山楚水”代指被贬谪之地,“凄凉地”三个字举重若轻,一语带过多少艰辛。 “二十三年”概写自己被贬的遭遇,“弃置身”三个字,点明被放逐。 首联写出了长期遭贬被朝廷冷落的坎坷遭遇,表达了无限的辛酸和悲凉。 2.颔联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请借助注释概括出来,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向秀作赋的典故和王质烂柯的典故。 “怀旧”句表达了对受迫害的故友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悼念和对统治者的不满; “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悲痛怅惘的心情。 (1)此联针对白诗的哪两句话而言?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2)“沉舟”和“病树”指什么呢? 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3)作者在这句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