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珍视自由同步练习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 1.围绕“自由”这个话题,同学们表达了各自的观点。 小琪:自由应该是完全由自己做主,但现实生活中怎么有那么多规矩和限制呢? 小慧:我们只有遵守社会规则,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从上述对话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真正的自由( ) A.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 B.即人们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活动 C.需要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 D.即在思想、言论和行为等方面拥有绝对自主性 2.2025年是改革开放47周年。47年来,我国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企业自主经营、消费者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现代市场体系,实行自由贸易,激发社会创造活力,从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由此可见( ) ①自由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 ②自由使整个社会充满创新的力量 ③自由让每个人都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④自由有利于人们培养多方面的才能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3.《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持续反复发出高噪声的方法进行广告宣传。有商家说:“我们做生意想怎么宣传就怎么宣传,凭什么不可以用高音喇叭?”若要反驳商家的观点,你的理由是( ) ①当权利受到侵犯时,我们要敢于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 ②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 ③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和伤害 ④使用高音喇叭进行广告宣传是违法行为,应受刑罚处罚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4.本周班会课的主题是“自由与规则”,八年级学生小盐准备撰写一篇演讲稿。下列名人名言中最适合作为演讲素材的是( ) A.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陶行知 B.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林肯 C.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欧阳修 D.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孟德斯鸠 5.原告为知名人士王某,被告杨某是一名微博博主。杨某在“微博”平台上发布了一篇点评王某的文章,导致大量网络用户对王某产生负面评价。王某遂诉至法院,经法院审理,杨某向王某出具道歉书,并当庭向王某支付了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这则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公民有言论自由,但要懂得尊重他人的权利 ②我们要珍视自由,否则就要承担法律责任 ③我们要尊重他人的自由选择权,不得侮辱、诽谤他人 ④每个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二、材料题 6.【坚守自由边界】 2025年1月,为了营造喜庆祥和的春节网络氛围,中央网信办决定开展为期1个月的“清朗·2025年春节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襄阳网警工作发现,有网民“胖虎574”在网络平台发布视频称:“本市某街区发生绑架案,有犯罪团伙来襄阳抓人拐卖,主要拐卖15岁至25岁的女孩。”正值年关,该视频迅速引发网民关注转发,造成社会恐慌。经查“有人被绑架”视频纯属谣言,发布者王某(男,17岁,东津镇人)承认为吸引眼球、博取流量,故意捏造信息并发布在网络平台。其行为已构成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造成恶劣社会影响。2025年1月28日(农历除夕),东津警方依法对王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处罚。 (1)请你从不同的角度对上述案例予以分析。(8分) “言论自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每位公民的权利,但“言论自由”不等于口无遮拦。为此,警方提醒:言论自由是权利,言之有度促和谐。 为帮助同学们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你所在的小组拟定了一份倡议书,请你完成相关内容。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自由是珍贵的,但自由也是有限制的:“人人有权,其国必兴”,权利的行使也是有限度的。我们应当依据法治的要求,自觉止步于权利和自由的边界。 因此,我们向大家发起如下倡议: XX 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