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化学练习 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6 每小题 2 分,17-25 每小题 3 分, 共 59 分) 1.下列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不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A. 瓷砖 B. 玻璃 C. 塑料管道 D. 水泥 2.下列过程属于人工固氮的是 A. 分离液态空气制氮气 B. 工业合成氨 C. 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氨 D. 打雷闪电时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 3.常温下,下列物质不.能.用铁质容器盛装的是 A. 浓硫酸 B. 浓硝酸 C. 液氯 D. 浓盐酸 4.下列金属中,冶炼方法跟其它三个不.相.同.的是 A. 钠 B. 铁 C. 铝 D. 镁 5.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钠与水的反应 B. 乙醇的燃烧 C. 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 氢气与氯气的反应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硅用作半导体材料 B. 液氨用作制冷剂 C. 二氧化硫常用于漂白纸浆 D. 铵盐常用作化肥 8.下列关于浓硫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大 B. 不能用来干燥二氧化硫 C. 用浓硫酸在纸上书写的字迹会变黑 D. 在加热条件下可与铜反应 - 高一年级化学 第 1 页(共 11 页)- 9.如图为锌锰干电池构造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氯化铵糊作电解质溶液 B. 锌筒发生还原反应 C. 电子由锌筒通过导线流向石墨棒 D. 该电池属于一次电池 10.利用固体表面催化工艺进行 NO 分解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O 属于共价化合物 B. 过程②吸收能量,过程③放出能量 C. 反应过程中有极性键断裂,有非极性键形成 D. 标准状况下,NO 分解生成22.4LN2时转移电子数约为2 × 6.02 × 10 23 11.室温下,将充满某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如图)。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实验装置 选项 气体 实验现象 A Cl2 试管中液面上升,取试管中溶液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B SO2 试管中液面上升,取试管中溶液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试管中液面逐渐上升,停止后,向试管中再缓缓通入一定量的O2,试管 C NO2 中的液面会继续上升 D NH3 试管中液面迅速上升,取试管中溶液滴加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12.蔗糖与浓硫酸发生作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白色固体变黑,主要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B.过程②固体体积膨胀,与产生的大量气体有关 C.过程中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体现了浓硫酸的酸性 D.过程中蔗糖分子发生了化学键的断裂 - 高一年级化学 第 2 页(共 11 页)- 13.某氢氧燃料电池工作示意图如下左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电极 a 为电池的负极 B. 电极 b 表面反应为:O2 + 4e + 2H2O = 4OH C. 电池工作过程中OH 向正极迁移 D. 氢氧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转化率高于火力发电,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14.用上右图装置和相应试剂进行性质验证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选项 目的 试剂 a 试剂 b 试剂 c 试剂 d A NO2 遇水生成酸 浓硝酸 铜粉 紫色石蕊溶液 NaOH 溶液 B 非金属性:Cl>Br 盐酸 KMnO4 NaBr 溶液 NaOH 溶液 C SO2具有还原性 硫酸 Na2SO3 酸性 KMnO4溶液 NaOH 溶液 D 酸性:醋酸>碳酸>硅酸 醋酸 Na2CO3 饱和 NaHCO3 溶液 硅酸钠溶液 16.AlH3是一种储氢材料,可作为固体火箭推进剂。通过激光加热引发AlH3的燃烧反应,燃烧时温度随时 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燃烧不同阶段发生的主要变化如下: 2AlH3(s) = 2Al(s) + 3H2(g) △ H1 1 H2(g) + O2(g) = H2O(g) △ H 2 2 Al(s) = Al(g) △ H3 3 1 Al(g) + O2(g) = Al2O3(s) △ H4 4 2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lH3燃烧需要激光加热引发,所以AlH3燃烧是吸热反应 B. 其他条件相同时,等物质的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