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卷九年级历史 考试范围:九年级上册1-10课;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5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 1.“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河流域、中国、中美洲、南美安第斯文明,无一不是在农耕备牧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有许多共同点;同时由于是在不同的区域内成长起来的,因而又带有明显的区域文化和区域文明的特点。”据此可知( ) A. 文化交流促进区域文明的发展 B. 人类文明最初诞生于两河流域 C. 文明起源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D. 人类文明呈现重大的地域差异 2.《汉谟拉比法典》第108条明确规定:“倘卖酒妇不受谷以为西克拉(计量单位)之费,而按超重的砝码收银,向西克拉之定率量比之谷物之定率量为低,则此卖酒妇应被检举。”该规定旨在( ) A. 用立法规范市场行为 B. 强调保护私人物权 C. 维护竞争中契约精神 D. 说明法律的普适性 3.1856年,考古学家在巴基斯坦的哈拉帕村附近,发现了一枚冻石刻制的印章,这枚印章近似方形,如同现代邮票的大小,上面雕刻着类似独角兽的母牛形象。它似乎用来表明财产的所有权,或者签署文件时用。后来对印章的出土地哈拉帕进行发掘。这座古城址的横空出世,让世界认识到了又一古老的文明( ) A. 古埃及文明 B. 古印度文明 C. 古巴比伦文明 D. 古中国文明 4.如表内容是古代多个国家或地区表示1-5的计数符号。这反映了( ) 古印度 美索不达来亚 拉丁语系国家 A. 古代亚非文明交往 B. 古代计数系统的完善性 C. 古代文明源远流长 D. 人类早期文明的多元性 5.古代印度河流域的工艺有制陶、染色、青铜加工和饰珠制作。饰珠的原材料包括来自喜马拉雅山的玉、阿富汗的天青石、波斯的绿松石、印度德干高原的紫水晶以及当地的滑石。这表明当时( ) A. 汉谟拉比完成两河流域统一 B. 希腊文化影响东方文化 C. 亚非文明是人类文明的起源 D. 地区间贸易已较为活跃 6.8~9世纪,阿拉伯商人通过陆路或水路与中国、东南亚通商,将东方的丝绸、香料等商品传播至欧洲。阿拉伯商人之行( ) A. 推动西欧庄园的兴起 B. 催生文艺复兴 C. 扩大阿拉伯帝国疆界 D. 促进东西方交流 7.中古时期,西欧司法审判中盛行“决斗裁判”和“神意裁判”。11世纪初,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城市中的商人开始选出仲裁人,并依据“萌芽性的商法”进行审判,逐渐形成了市民法庭。这反映出( ) A. 城市崛起促进王权加强 B. 自由主义打破封建束缚 C. 新兴阶层冲击教会特权 D. 商业发展推动司法进步 8.在古代雅典,遴选出的官员在上任之前要由“500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对其进行资格审查;官员(包括“500人议事会”成员)在卸任之时,还要经过述职检查,这时如有公民就其任职行为提出指控,陪审法庭会依法进行审理。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 ) A. 以陪审法庭为核心 B. 维护官员合法权益 C. 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D. 对公共权力的监督 9.希腊古典文明并非纯粹原生。……不过,希腊人所借用的,无论是埃及的艺术形式还是美索不达米亚的数学和天文学,都烙上了希腊人所独有的心智特征。这体现了希腊文明( ) A. 注重吸收和创新 B. 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C. 侧重于标新立异 D. 受民主政治的影响 10.亚历山大东征时,沿途兴建了许多希腊式的建筑。为了扩大帝国统治的社会基础,亚历山大竭力推行马其顿人与东方人融合的政策,积极倡导马其顿人与东方女子通婚。东征建立帝国后,埃及的宗教崇拜和巴比伦的文学、数学知识也传入了希腊。这说明( ) A. 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战争 B. 和平往来促进文明的交融 C. 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 征服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 11.法国的《民法典》继承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