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揭开神秘的面纱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训练和培养学生制订研究计划,并对做出的计划进行评估与选择的探究过程能力。 (2) 通过查阅资料和观看音像材料,使学生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和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 (3) 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艰辛和不怕曲折的精神,呵护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2学情分析 从远古时代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到明代万户造箭的悲壮实践,中国人对神秘太空的好奇和探索从不曾止息。对于好奇心强的儿童来讲,月球无疑是一块充满想象、渴望探究的神秘天地。所以,围绕月球设计的研究问题是四年级的小学生们乐于探究的。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制订研究计划,对做出的计划进行评估与选择。 教学难点: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以此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揭开神秘的面纱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吗?这节课,我们将要探讨一个和月亮有关的话题。下面让我们先来看一则招聘启事: 招聘启事: 为了建设我们美好的月球家园,特面向全国四年级小学生招聘月球开发部长。 要求:应聘人员必须熟悉关于月球的知识,了解航天技术,有较强的设计能力,身体健健。 欢迎全国各地符合条件的小学生踊跃应聘。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报名呀? 生:想 师:对,要想去报名,就必须熟悉关于月球的知识,了解航天技术,还要有较强的设计能力,身体健健。你们符合要求吗? 生:不太符合。师:想不想达到要求?生:想 师:好,那就先跟老师一起去了解月球知识(课件出示) 活动2【讲授】揭开神秘的面纱 二)新授(1)4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用自己发明的望远镜观察了月球。他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有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2)1959年,苏联向月球发射了无人驾驶火箭,使人类第一次了解到月球的一些情况。 (3)1969年7月16日,载着3名宇航员的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并于20日在月球上安全降落。这是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 (4)从1969年7月到1972年12月,人类先后有6次12人登上月球进行探索研究,并带回了许多月球物质,还在月球上放置了科学仪器。从此,月球神秘的面纱逐渐被揭开了。 活动3【讲授】揭开神秘的面纱 师:那么从远古时代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到明代万户造箭的悲壮实践,中国人对神秘太空的好奇和探索从不曾止息。你们又了解多少呢?(课件出示) (1)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在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神五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2005年10月12~17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圆满完成神舟六号飞行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了2人5天、航天员直接参与空间科学实验活动的新跨越。 (3)2008年9月25号,我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宇航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28日,顺利完成任务,成功降落。 活动4【讲授】揭开神秘的面纱 师:好,了解了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月球本身的知识:①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光。月球上没有大气,也没有风。白天受到太阳光照射,温度最高可达120℃,晚间最低可降到零下180℃以下。 ②月球表面大部分地区覆盖着一层月尘和岩屑,有起伏的山岭、纵深的峡谷和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我们看到月亮上的阴影,是月面上的大平原,称为“月海”。 ③月球比地球小得多,49个月球才有一个地球大。 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引力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在月球上轻轻一跃,就能条三四米高。所以,在月球上人人都能成为跳高冠军 活动5【活动】揭开神秘的面纱 (三)小结 师: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