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59433

6.3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课时练 (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1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11414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人教,物理,学年,2025-2026,答案
    第3节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第1课时) @基础巩固 量筒的使用 1.如图是四位同学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的读数方法.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D ) A B C D 2.[物理观念]只测一次,要求较准确地测出90 cm3的酒精,请你在下列四种规格的量筒中,选出合适的量筒 ( A ) A.最大测量值是100 mL,分度值是1 mL B.最大测量值是200 mL,分度值是2 mL C.最大测量值是50 mL,分度值是1 mL D.最大测量值是50 mL,分度值是2 mL 3.(1)50 mL= 50 cm3= 5×10-5 m3. (2)3.5×103 L= 3.5×103 dm3= 3.5 m3.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4.(2024·广州期末改编)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块岩石的密度.步骤如下: (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 零刻度线 处,发现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图甲),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 左 (选填“左”或“右”)调.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岩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岩石的质量为 71.4 g. (3)将水倒入量筒,液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再把岩石放入量筒,液面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岩石的体积为 20 cm3,该岩石的密度为 3.57 g/cm3. (4)如果把步骤(2)、(3)的顺序对调,会使测量的结果 偏大 (选填“偏小”“偏大”或“不变”),原因是 先测体积,后测质量,因为岩石上沾有水,导致测得的质量偏大,由ρ=可知,会使测得的密度偏大 . @能力提升 5.小华同学为了测量家中茶油的密度,课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如下实验: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取适量茶油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63.0 g;然后将烧杯中部分茶油倒入量筒中,再次测出烧杯和剩余茶油的总质量为27 g.则量筒中茶油的质量是 36 g. (3)量筒中茶油的体积如图丙所示,茶油的体积为 40 mL,请你计算出茶油的密度是 0.9×103 kg/m3. (4)小明提出先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1,读出图丙中茶油的体积V,然后将图丙中的茶油全部倒入空烧杯,测量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m2,则茶油密度的表达式为 ρ= ;用小明的方法测量茶油的密度,会导致测量结果 偏小 (选填“偏大”或“偏小”). 【解析】(4)先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1,读出茶油的体积V,然后将题图丙中的茶油全部倒入空烧杯,测量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m2;倒入烧杯中茶油的质量m=m2-m1,则茶油的密度ρ==;此过程中,由于将量筒中茶油往烧杯中倒时,会有一部分茶油沾在量筒内壁上,这样测出烧杯和茶油的总质量偏小,则测得茶油的质量偏小,由密度公式可知测得茶油的密度偏小. @拓展培优 6.[科学探究]下面是小阳同学测量食用油密度时的主要实验步骤. (1)正确的测量顺序是 ADBEC (填字母). A.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图甲) B.测出烧杯和杯内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2=40.0 g C.计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油 D.将烧杯中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并测出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图乙) E.计算出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m (2)填写本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 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m2/g 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V/cm3 量筒中食用油的质量m/g 食用油的 密度ρ/(kg·m-3)  94.0  40.0  60   54   0.9×103  第3节 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第2课时) @基础巩固 测量液体的密度 1.小欣为了测量液体A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将液体A倒入量筒中,如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