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第三节《河流与湖泊》教学设计 (第2课时: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课题 2.3.2 《长江》 单元 二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上 教材分析 《长江》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内容,属于“河流”主题的核心案例。作为中国第一大河,长江是连接地形、气候等自然要素与人类活动(如航运、水电、农业)的重要纽带,既是自然地理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培养人地协调观念的关键载体。教材遵循“概况—特征—开发—治理”的逻辑展开,先后介绍了长江的概况(发源地、流经省级行政区、注入海洋、长度、流域面积)等基本信息;接着介绍水文特征,第三是介绍长江的开发利用,重点阐述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的优势;最后学习长江的治理保护。 2022新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长江的特点,举例说明长江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长江的基本概况,培养区域认知素养。(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我国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航运状况,培养综合思维素养。(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长江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治理措施,培养人地协调观素养。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学习了“中国的地形”“中国的气候”,掌握了地形类型、气候分布等知识,对河流的“发源地、流经地区、注入海洋”等基本概念有一定认知,但对“水文特征的成因”“河流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等深层次逻辑理解不足,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和讲解。八年级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较强,适合通过小组讨论完成探究任务。 重点难点 重点:长江的概况与水文特征;开发利用与生态治理。难点:水文特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生态问题的成因分析。 材料准备 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长江之歌 聆听歌曲观察图片 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 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讲授新课 【学习导航】本节学习重点:(1)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主要支流、流经的省区、流经的地形区。(2)长江上、中、下游的划分,各河段的水文特征。(3)长江在水能、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的现状。(4)长江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综合治理措施。【自主探究】阅读课本P45—P47,读图2.23长江流域水系,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注入海洋,说出长江的大致流向。读图思考,从河流长度、流域面积、年径流量、水能资源等方面分析,想一想,为什么说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自西向东注入东海。②长江是我国长度最长(6300千米)、流域面积最广(约180万平方千米)、水量最大、水能最丰富(平均年径流量近1万亿立方米)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合作探究】主要河流的分布特点【方法指导】阅读课文P45—P47,读图2.23中长江流域水系,回答问题。【问题引领】读图2.23,找出长江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流经了哪些省级行政区?读中国地形图,找一找长江干流流经哪些主要地形区?对照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分布图,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读图2.23,说出长江流域有哪些主要支流,找出长江流域五大淡水湖。读图2.23,找出长江干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教师】用同步教学课件展示相关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①长江流经的省(区):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②长江干流流经我国三级阶梯,主要地形区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③长江干流流经的温度带:青藏高原区、亚热带;流经的干湿地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④长江北岸的主要支流有:雅砻江、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