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诫子书 1.熟记重点字的读音、字形,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文言句式等文言知识。 2.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意。 3.结合作者生平, 体会文章主旨, 体会作者感情,思考其现实意义。 4.感受传统文化, 接受古典作品的熏陶。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你们知道哪些呢? 诸葛亮,是东汉末年三国蜀汉的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智慧超群,曾写下无数不朽文章。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诫子书》,去感受他的智慧吧。 标题中,哪个字能体现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 誡 告诫 警诫 劝诫 用作动词时,表示用话语使人警觉、清醒; 用作名词时,表示使人警醒的话语,忠告。 《説文解字》:誡,敕也。从言, 戒聲。 “誡 ”左为“言说”之意,右为“双手持戈, 戒备、 警惕”之意。 诫子书 书 又称“尺牍”“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它的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可以写景,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也可以进谒显贵,勉励后学。 在历史的发展中,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诫子书:字面理解为“训诫儿子的一封家书”。属于家教、家训一类。 诫子书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早年隐居隆中,后辅助刘备联孙抗曹,建立蜀汉,拜为丞相。刘备死后,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尽心辅佐,被封为武乡侯。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 诸葛亮除了是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在文学方面他的造诣也颇深,其散文代表作就有《出师表》《诫子书》等,而我们在生活经常听到的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出自他所撰写的家训《诫子书》。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诸葛亮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 “书”在古代指的是书信。古人所写的书信又叫“尺牍(dú)”或“信札(zhá)”,“鸿雁传书”传的就是“信”而不是我们今天的“书”。 “书”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它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相结合的特点。书信的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它可以写私人之间的事,也可以写景,抒情,还可以谈论文学,谈论政治。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源于书信。 夫(fú)君子之行,静 以修身,俭 以养德。非淡泊 无以明志,非宁静 无以致远。夫 学 须静也,才 须学也,非学 无以广才,非志 无以成学。淫(yín)慢 则不能 励精,险躁(zào) 则不能 治性。年 与时驰,意 与日去,遂(suì)成 枯落,多 不接世,悲守 穷庐,将复 何及! / / / / / / / / / / / / / / / / / / /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 明志,非宁无以致远。 《诫子书》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节俭。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以,连词,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明确志向。明,明确、坚定。 达到远大目标。致,达到。 选自《诸葛亮集》卷一。诫,告诫,劝。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