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61847

1.2测量:实验探究的基础 同步练习 (含答案) 2025-2026学年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7604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答案,八年级,物理,教科,学年,2025-2026
  • cover
1.2测量:实验探究的基础 一、单选题 1.下面是小明学完长度的测量以后总结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B.对同一个长度,无论选择什么样的刻度尺,正确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C.测量时刻度尺有刻度的一面要紧贴被测物体 D.对同一个长度,认真测一次就够了,多测量几次无法减小误差 2.列有关测量的误差,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错误是真实值与测量值间的差异 B.使用精密的仪器测量,可以使测量中没有误差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少测量中的误差 D.误差不可避免,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3.某同学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测一个物体的长度,先后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四次,测得的数值分别是:13.46 cm、13.44 cm、13.44cm,13.90 cm、测得的结果应表示为(  ) A.13.447 cm B.13.45 cm C.13.56 cm D.13.44 cm 4.以下测量数据中基本符合事实的是(  ) A.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6mm B.课桌的高度约为0.8cm C.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cm D.文具盒的宽度约为35cm 5.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测量硬币直径的几种做法,其中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6.衬衣领口上标有38或41等数字,它表示衣领的周长,其单位是(  ) A.m B.dm C.cm D.mm 7.如图所示,铅笔长度测量结果记录正确的是(  ) A.12.0cm B.12.2cm C.12.00cm D.12.20cm 8.如图所示为测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9.某同学学过“长度的测量”知识以后,想研究一个测量项目,如图所示,某商场的一楼与二楼间的高度不能直接测量,他用直尺测出一个“踏步”的宽和高分别是a和b,然后用软绳顺着踏步从A点铺到B点,所用绳子长为l,则一、二楼间的高度为(  ) A. B. C. D. 10.假期时,小明一家人到赤道附近某景点旅游。在一个晴好的日子里,小明没有跟随爸爸爬山,而是和另外几个朋友一起躺在山下平静的海滩上观看日落。结果,小明爸爸在山上观察到太阳消失的时间要比地面上小明观察到的该现象足足晚了3min。已知地球半径为6400km,则可以判断小明爸爸所处位置的海拔高度最接近(  )。 A.450m B.550m C.650m D.750m 二、填空题 11.在长度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   ,小华用刻度尺对一支铅笔的长度进行了5次测量,记录数据如下:17.92cm、17.58cm、17.57cm、17.56cm、17.57cm,则该铅笔的长度应记为   cm。 12.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是   min   s。 13.图甲中木块的长度为    cm;图(乙)中秒表的读数是    s。 14.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粒子,其直径不到人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2.5”是颗粒直径的数据,它的单位是   。 15.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将一条厚薄均匀的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D1为铅笔的直径,如图所示,纸带环绕了整整n圈,则纸带厚度的表达式是    (请用图中及题中所给的符号表示)。 16. 如图甲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   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 三、综合题 17.如图, 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cm, 秒表的读数为   s。 四、简答题 18.甲、乙两同学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甲同学记录为2.05cm,乙同学记录为2.0cm,两同学记录均正确,请问两人的记录为什么不同? 五、作图题 19.用刻度尺测铅笔长度时,请选择一条正确的视线并用虚线延长。 六、实验探究题 20.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某同学想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线圈总长度L; B.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C.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 (1)以上步骤中,错误的步骤是   ,应将此步骤改正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