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62222

13.4 升华与凝华 课件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19页PPT)

日期:2025-11-2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487608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3.4,科版,PPT,19页,一册,九年级
    (课件网) 导入新课 在寒冷季节的清晨,我们有时能看见叶片上、地面上覆盖着一层霜。霜是怎样形成的呢 这涉及下面要学习的固态与气态间的 物态变化。 第十三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四节 升华与凝华 (新课) 学习目标 1.知道物态变化中的升华与凝华, 2.能运用升华与凝华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特点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01 提出学习任务 任务二:凝华及其特点 任务一: 升华及其特点 任务三: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 02 解决任务 实验方法 任务一、升华及其特点 1. 升华及其现象 升华:物理学中将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升华。 (1)橱柜里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后变小了 (2)冬天,挂在外面的湿衣服上结的冰没有熔化,过了一段时间衣服也晾干了 02 解决任务 实验方法 2. 升华吸热 (1)探究碘的升华 【实验】如图所示,将装有少量碘的密封的玻璃管放入热水中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吗 停止加热后,继续观察有何现象发生。你能解释吗 【现象】放入热水中加热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紫色气体充满整个玻璃管,并且固态碘逐渐减少,最后不见了,而盛碘的玻璃管中没有液体出现,也就是固态碘没有变成液态而是从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而在此过程中热水对碘加热,说明碘的升华过程是吸热过程。 【结论】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要吸热,即升华吸热。 02 解决任务 实验方法 3. 升华吸热的应用 (1)制造舞台效果 例如: 舞台上的淡淡薄雾就是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的温度快速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2)人工降雨 人们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的特点进行人工降雨。将干冰“喷”入冷空气层,干冰会很快升华,在升华过程中将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其周围冷空气层的温度急剧下降;这时,冷空气层中的水蒸气便会变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在下落中遇到暖气流就会熔化而形成雨。 02 解决任务 实验方法 (3)储藏食物 人们还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的特点来保持食物新鲜。在运输蔬菜时,上面放干冰,利用它的升华来吸热降温,防止食物腐烂。 (4)医学手术 现在医学中利用的“冷冻疗法”,就是把干冰放在病变组织上,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迅速降温冷冻,使组织坏死,达到不用“动刀”而治愈的目的。 02 解决任务 实验方法 任务二、凝华及其特点 1. 凝华 (1)探究凝华现象 ①冰花 北方冬天窗玻璃内侧会出现冰花。这是因为室内空气温度高,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②霜 深秋或初春,当夜间气温低于0℃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温度较低的枝叶、木头和瓦片等物体上凝成白色晶状的小冰粒,这就是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植物表面,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02 解决任务 实验方法 (2)凝华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华。凝华是升华的相反过程。 ③雾淞 冬天树枝上出现的雾淞原因: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树枝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探究归纳: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没有经过液态。 02 解决问题 实验方法 2. 凝华放热 在上面所做的实验中,当把玻璃管从水中拿出后,我们看到玻璃管中碘蒸气遇冷又凝华成固态的碘颗粒,附着在玻璃片上。 说明碘在凝华过程中要放出热量,即凝华放热。 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为什么? 这是由于雪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凝华时放出热量,云层和地面保存了热量,我们不会感觉到特别冷; 化雪时,雪熔化成水,并吸收热量,云层消散,空气潮湿,所以我们会感觉格外冷。 02 解决问题 实验方法 视频欣赏———《雾凇的形成》 学科综合:同学们自己看P22 霜与霜冻 任务三、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 1.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放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