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62550

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屿光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0-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4次 大小:2901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福建省,第一,答案,试卷,语文,次月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 长汀四中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23分) 1.(1) 瀚 谐 qióng (3分) (2)遥不可及:表示非常遥远而难以达到 (2分) (3)(3分)滥用介词,缺少主语,可删掉“对于”/可删掉“让”。或近日发布的“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让网友直呼“浪漫”!/对于近日发布的“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网友直呼“浪漫”! 2.(10分)①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④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⑤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分) 诗抄二是艾青写的。(1分) 艾青早期诗歌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诗句“那滋润生命的流泉啊!枯死的林木与低矮的住房,稀疏地阴郁地散布在灰暗的天幕下”描绘了荒凉的景象,表现出对苦难的关注;“从这荒凉的地域逃亡,逃亡到绿荫蔽天的南方去了……”表达了对光明和希望的追求,符合艾青早期诗歌的特点。(4分) 二.阅读:(67分) (一)古诗文(20分) 4.(3分)(BCD) 于延州A筑青涧城B垦营田C复废塞 D熟羌归业者E 数万户 5.(3分) (1)离开 (2) ①能忍受 (3)更加 6.(6分) (1)范公担任将领时,他务求稳健持重,不贪求眼前之功与微小利惠。。 (2)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 7.(3分) “岂”表反问,意为“难道”,诗人虽因说正直的话被贬江湖,但放意云山之间,内心坚守忠信,反问语气强化了诗人虽遭贬谪却不感孤独、坚守信念的豪迈与坚定。 8.(5分) ①从诗中看出:虽遭迁谪,仍秉持“忠信”之心,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以天下为己任; ②从文中看出:范仲淹年少孤苦却刻苦求学,展现坚毅品格;为官治军注重长远,修筑城池、垦田复塞、整顿军队,保境安民,贼不敢犯,有治国治军之才;是名世之臣,故评价中肯。 参考译文:《答梅圣俞灵乌赋》现代文翻译:我因直言进谏遭贬谪漂泊江湖,放情云水烟霞间岂会感到孤独?平生立身自有忠信二字铭刻心骨,吉凶祸福何须畏惧———且听那灵乌啼诉! 文言文参考译文: 范公两岁时便失去父亲。长大后,前往应天府,进入学堂求学。他打扫出一间屋子,日夜诵读诗书。其起居饮食之简朴,常人难以忍受,他却更加刻苦自律。后来担任将领时,他务求稳健持重,不贪求眼前之功与微小利惠。在延州修筑青涧城,开垦屯田,修复废弃堡垒,使数万户熟羌百姓重返故业。......自边境防务制度长期废弛以来,士兵与将领常常互不相识。范公首创将延州军队分为六将的编制,进行统一严格的训练,各路边防皆效仿此法。凡是范公戍守之地,敌寇从不敢进犯。.11. ①全年入境游客总量大幅增加;②入境旅游总收入同比显著增长;③旅游目的地以大城市为主流;④在华旅游时间增加,深度游趋势明显。 (22分) (3分) D 【解析】D项赏析错误。写阎述诗是普通教师,并非“抑”(贬低),而是为了展现其淡泊、谦逊的人格魅力,从而突出其平凡中的伟大。这是一种“铺垫”或“对比”,而非“欲扬先抑”。 10.(6分) (1)运用短句,短促坚决,突出抗战军民视死如归的意志;通过父亲的口述,,直接展现歌声对战士的精神激励;真实还原历史场景,增强文章感染力。 (2)“呼啦啦”是拟声词,生动描绘出老乡们听完歌曲后踊跃响应号召的热闹场景,侧面烘托出《五月的鲜花》极具感染力,以及救亡歌曲对凝聚民众力量的巨大作用。 11.(4分)①揭示《五月的鲜花》创作背景,丰富歌曲的历史内涵;展现阎述诗作为音乐家与教师的双重贡献,突出其“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的人格魅力; ②通过普通人的伟大奉献,深化文章“民族精神由无数凡人铸就”的主题。 12.(4分)①“他们”既指父亲这样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