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地理学科 【学习目标】 1.能说出自然灾害的定义,列举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类型。 2.结合地图,分析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 3.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认识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4.掌握常见自然灾害的安全防护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重点: 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及分布。 2.防灾减灾的措施及个人防护技能。 难点: 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分布规律的成因。 【合作探究】 1.什么是自然灾害? 【探究活动】 认识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2)结合表2.4,归纳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2.说出我国(气象灾害)雨涝集中分布的地区? 3.说出我国(气象灾害)干旱集中分布的地区? 4.分析华北地区易发生春旱的成因? 5.说出我国(气象灾害)寒潮集中分布的地区? 6.为什么青藏高原受寒潮的影响小? 7.说出我国(气象灾害)台风集中分布的地区? 8.说出我国(地质灾害)地震集中分布的地区? 9.说出我国(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集中分布的地区? 1.说说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成就。 2.当发生地震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3.当你在野外遇到泥石流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做 4.当你遇到突发洪水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做 5.在台风天气,怎么保证你的安全 【归纳整理】 名师点拨 记灾害分布可抓 “线” 与 “区”:地震沿 “两带”(环太平洋、欧亚地震带)走,旱涝盯 “季风区”,滑坡泥石流多在西南山区。巧记规律:“气候定旱涝,地形促滑坡,板块断地震”。结合中国政区图,把灾害类型与省级行政区绑定,如 “台风爱找粤闽台,春旱常扰华北地”,图文结合记得牢。 【课堂练习】 1.下列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A.地震 B.台风 C.滑坡 D.泥石流 2.对于我国自然灾害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台风-西北内陆 B.干旱-华北地区 C.洪涝--青藏高原 D.滑坡-长江中下游平原 3.我国的沙尘天气多出现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我国是水旱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寒潮天气多 B.夏季风强弱变化大 C.山区面积广大 D.地势西高东低 【课后巩固】 (新情境·自然灾害统计)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读“中国部分地区主要气象灾害发生频次统计资料图”(图1)和“公共场所应急物资”(图2),完成下面小题。 1.在西北地区发生频次较高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 B.干旱 C.台风 D.寒潮 2.中国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北部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北地区 3.人们在地铁站内和停车场堆放图示应急物资,主要是应对以下哪种极端天气( ) A.雾霾 B.暴雨 C.强风 D.酷暑 (新情境·西藏日喀则市地震)北京时间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措果乡(北纬28.50度,东经87.45度)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4.地震属于( ) A.地质灾害 B.气象灾害 C.海洋灾害 D.生物灾害 5.以下场景中,正确的避震方法有( ) ①在教室里,可躲在宽大的窗户旁②在室外,可躲在高大建筑物旁 ③在商场,可躲在结实的柜台旁④在影剧院,可就近躲在排椅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新情境·台湾地震)(2025·辽宁葫芦岛模拟预测)2024年4月3日7时58分,台湾花莲县海域相继发生多次地震,地震对当地造成了一定影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台湾省地震多发的主要原因是该省位于( )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 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 2.大地震来临时,如果你正身处室内,正确的做法是( ) A.赶紧收拾贵重财物以免造成损失 B.马上乘坐电梯离开楼房以防倒塌 C.用枕头等保护头部后躲在坚固家具下 D.打电话通知附近的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