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64696

【人教版】美术 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1课《班级的姓氏》精品课件(33页)+核心素养教学设计+视频

日期:2025-11-20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19次 大小:1026673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教学设计,素养,核心,33页,课件,精品
    (课件网) 班级的姓氏 (人美版)三年级 上 第三单元 第1课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艺术欣赏 04 实践练习 05 知识拓展 06 课堂练习 07 课堂评价 08 课后作业 核心素养目标 艺术表现 创意实践 审美感知 文化理解 鼓励进行大胆尝试与创新,创作出兼具传统韵味与个人特色的趣味姓氏印章,体验从设计到成品的完整创作过程。 运用阴刻或阳刻的技法,将自己的姓氏文字通过印章进行个性化的视觉呈现,完成一件完整的印章作品。 欣赏阴刻与阳刻不同技法所呈现出的虚实、红白对比的韵律美,感受汉字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与美感。 认识姓氏是传承的重要文化符号,理解其背后蕴含的传统伦理观念,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01 新知导入 01 新知导入 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他姓什么?他姓张。什么张?弓长张……中国姓氏有很多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为什么我们的姓氏各有不同?其中有什么秘密? 02 新知讲解 小知识 我们的姓氏各不相同,是因为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每个家族的祖先可能根据 居住地(如“河”边的“何”姓)、官职(如“司马”)、职业(如“陶”匠)、祖先的名号或功绩(如“林”姓源于山林),甚至因避难或民族融合而选择了不同的符号来代表自己的家族 。每一个姓氏,都是一个家族起源的“活化石”。 小知识 02 新知讲解 中国人的姓氏,是表明家族来源和血缘关系的文字符号。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中,已经出现明确的姓氏文字。 姓:表明家族系统的字。名:名字,人或事物的称谓。 罗 黄 于 王 张 02 新知讲解 活动一:让我们一起寻找姓氏的起源。 思考与探究:猜一猜这些起源分别对应哪个姓氏。 这个姓氏的来源之一是舜帝后裔,西周时期诸侯国陈国的君主。 这是“胡” 和“王”! 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之一。这个姓氏现在由三横一坚构成,古代字形却与某种兵器或帽冠等有关。 02 新知讲解 这个姓氏的一支因世袭理官的职务,以官为氏,称理氏。据传,理氏祖上因逃难期间几乎快像死,用李子树上的果子充饥并活了下来,从此改娃李,并以李树为图膦。 这是“李”! 罗 黄 于 王 张 02 新知讲解 写一写 我的名字叫作_____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我的姓氏有着这样的起源故事: _____。 林晓月 林姓主要源于商朝忠臣比干之子。比干遇害后,其妻在长林山中生下遗腹子。周武王因其藏于山林而赐姓“林”,林姓由此而来 02 新知讲解 活动二:让我们一起做个姓氏印。 《百家姓》是一部关于汉字姓氏的作品。它成文于北宋初,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字体也在悄然发生着演变,表示同一个姓氏的汉字可能字形不尽相同。 02 新知讲解 印章制作 小知识 02 新知讲解 《百家姓》 《百家姓》是北宋时期编撰的一本汉字姓氏集,与《三字经》《千字文》并列为中国传统启蒙三大读物。它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虽然全文仅五百多个姓氏,但“赵钱孙李”开篇是因为当时的皇帝姓赵,吴越国王姓钱,体现了对皇权与贵族的尊崇。 小知识 02 新知讲解 印章印出来的字是正的,刻出的字是反的。阳刻是将文字刻成凸形,阴刻是将文字刻成凹形。 笔画 笔画 阳刻 阴刻 02 新知讲解 甲骨文 金文 虢季子白盘 篆文 《峄山刻石》 隶书 《曹全碑》 吴 贾 刘 林 孙 02 新知讲解 感知与体验: 1.观察印章笔画、形制的变化特点。 2.尝试在右边的田字格中写出有特点的姓氏反向文字。 泥条塑形步骤示意图 02 新知讲解 印章的“身体密码” 小知识 观察印章,要关注其笔画与形制的独特美感。 笔画 上,讲究方折圆转、粗细变化,体现金石力度; 形制 上,则突破单纯方形,有圆、椭圆、葫芦形等,与印文巧妙结合。整体布局遵循“疏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