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程标准 知识体系框架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应用及相关计算。 2.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判读及应用 考情研判 1.命题特点:利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区域地形类型和特点;通过不同坡向的光照、水分差异,分析地形对植被、建筑物的影响;利用地形剖面图进行通视分析。 2.考查方式:以选择题为主;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会出现在作图题中(2023年江苏卷T23) 1.概念: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度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把地面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①_____到一个水平面上,并按比例缩绘在图纸上,就得到了等高线。等高线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海拔的水平面与实际地面的交线,所以等高线是闭合曲线。在等高线上标注的数字为该等高线的海拔。 2.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知识清点 垂直投影 特点 内容 A.不相交、同图等距 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线一般不相交,相交即陡崖。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同。因此,我们可以由一条等高线推测相邻的等高线数值 考点1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计算 B.凸高为低, 凸低为高 在等高线弯曲处,由低数值凸向高数值的地方,是低值区, 其海拔比两侧低,为山谷地形,如①处;由高数值凸向低数 值的地方,是高值区,其海拔比两侧高,为山脊地形,如④处 C.疏小密大 在等值线稀疏的地方,地理数据变化较慢,等高线图上坡度小,为缓坡。在等值线密集的地方,地理数据变化较快,等高线图上坡度大,为陡坡 D.大大小小规律 位于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在没有任何前提条件下, 闭合等高线的数值可以取其相邻两条等高线中任意一条等高线 的值,如下图所示: 续表 3.基本地形判断: 图中字母 地形 等高线特点 A ②_____ 闭合,数值由外向内变大 B ③_____ 凸向高处,一般成为河谷 C ④_____ 凸向低处,一般成为分水岭 D ⑤_____ 等高线重合 E ⑥_____ 两个山峰或两个山谷等高线之间的区域 山峰 山谷 山脊 陡崖 鞍部 如何判断坡面径流流向 提示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河谷地带河流线应是每条向高处弯曲的等高线弯曲度最大的点的连线;谷地坡面上的径流方向应与等高线垂直,指向海拔低处。 微思考 举例固法 ◎案例1 (经典高考)为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顺利进行,气象部门提前在云顶和古杨树赛场建立自动观测气象站。下图示意云顶赛场甲、乙气象站和古杨树赛场丙、丁气象站的位置。据此回答下题。 丙气象站夜间气温低是由于( )。 A.冷空气聚集多 B.水汽蒸发强 C.海平面气压低 D.降水量较大 A 解法指导 信息提取 丙地海拔在1 500 m~1 700 m之间,为山谷地形 思维过程 丙地→山谷地形→山坡气流下沉→冷空气聚集在山谷→气温低 解析 丙地海拔较低,为山谷地形,夜间,山顶的气温低于谷底,山顶冷空气收缩下沉流向谷底,形成下坡风,下沉冷空气在山谷堆积,使山谷气温降低;该地气温较低,水汽蒸发较弱;海平面气压对丙地夜间气温影响较小;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量较小。故选A。 ◎探究 下图为某地局部等高线示意图,A、B间为一条河流,说出判断河流流向的步骤。(知识点探究) 提示 第一步,明确山谷和山脊,山谷为集水线,山脊为分水岭,判断只有山谷才能形成河流。第二步,确定等高线示意图为山谷示意图,再根据口诀“凸高为谷,凸低为脊”,判断出A的高度大于B。第三步,确定河流流向是从A流向B。 ◎原理规律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判读方法 读图五方面 读图内容 读数值范围 区域地势起伏大小;海拔最大值、最小值 读延伸方向 区域等高线整体大致凸出方向 读疏密程度 坡度陡缓———密陡疏缓;坡面凸凹:高疏低密———凸坡,高密低疏———凹坡 读弯曲状况 山脊:凸向低处。山谷:凸向高处。鞍部:两山峰等高线之间的区域 读局部闭合 山顶、山峰:中间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