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66335

18 昆明的雨 导学案(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5次 大小:4459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统编,语文,学年,2025-2026,答案
                18* 昆明的雨  1.理解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理解文中昆明的雨的特点,反复品味,体会并学习本文平淡隽永的语言风格。  3.把握课文叙写景、事、物的线索,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一、字音字形 zhà kàn(乍看)   bì xié(辟邪) xiān yú(鲜腴) lí ba(篱笆) gé diào(格调) mù nián(暮年) qíng wèi(情味) tái hén(苔痕) mì zā zā(密匝匝) lián mián bù duàn(连绵不断) 二、识记词义 1.辟邪:避免或驱除邪祟。 2.鲜腴:新鲜肥美。 3.连绵不断: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4.格调:指人的风格或品格。 5.密匝匝:非常浓密的样子。 三、课文梳理 探究点一:理解文中昆明的雨的特点和雨季中相关景、事、物的特点 昆明的雨的特点:①时下时停,不使人气闷,表现在“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②滋养万物,表现在“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旺盛”。③能让人内心安静柔软,表现在“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昆明雨季中的风景特点: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浓绿的。 昆明雨季中的景物特点:①仙人掌:多、肥大、浓绿,倒挂着还能开金黄色的花。②菌子:种类繁多、味道鲜美。③火炭梅:个大、黑红、味甜。 昆明雨季中的事的特点:①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戴小花帽、穿绣花鞋、声音娇娇的。②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淳朴、善良。③与友人雨中小酌:静谧、美好。 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探究点二:体会课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本文题为《昆明的雨》,却并未用大量笔墨直接写雨,而是从一幅画写起,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开来:肥大的仙人掌,好吃与不太好吃的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花叶浓密的木香,还有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更有莲花池边小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文章信笔所至,无拘无束,看起来有些“散”,但其中贯串着一条情感线索———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作者用这样一条线索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鲜活、立体地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 2.文章题目是“昆明的雨”,文中为什么用不少笔墨写植物和人?这与昆明的雨有什么关系?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我的家乡 汪曾祺 ①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②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我小时候常常到运河堤上去玩。我读的小学的西面是一片菜园,穿过菜园就是河堤。我的大姑妈的家,出门西望,就看见爬上河堤的石级。这段河堤有石级,因此地名“御码头”,康熙或乾隆曾在此泊舟登岸。运河是一条“悬河”,河底比东堤下的地面高,据说河堤和墙垛子一般高,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堤下街道房屋。我们几个同学,可以指认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风筝在我们脚下飘。城里人家养鸽子,鸽子飞起来,我们看到的是鸽子的背。几只野鸭子贴水飞向东,过了河堤,下面的人看见野鸭子飞得高高的。 ③我们看船。运河里有大船。上水的大船多撑篙。弄船的脱光了上身,使劲把篙子梢头顶上肩窝处,在船侧窄窄的舷板上,从船头一步一步走到船尾。然后拖着篙子走回船头,欻的一声把篙子投进水里,扎到河底,又顶着篙子,一步一步走向船尾。如是往复不停。大船上用的船篙甚长而极粗,篙头如饭碗大,有锋利的铁尖。使篙的通常是两个人,船左右舷各一个;有时只一个人,在一边。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