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066348
23 《孟子》三章 导学案(学生版+答案版 )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1次
大小:4671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答案
,
八年级
,
统编
,
语文
,
学年
,
2025-2026
23 《孟子》三章 1.大致读懂议论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3.背诵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名句。 一、字音字形 gōng sūn yǎn(公孙衍) zhàng fū zhī guàn(丈夫之冠) quǎn mǔ(畎亩) fù yuè(傅说) jiāo gé(胶鬲) bǎi lǐ xī(百里奚) kòng fá qí shēn(空乏其身) zēng yì(曾益) fǎ jiā bì shì(法家拂士) 二、识记词义 1.三里之城:城墙,与“郭”对举时多指内城 2.环而攻之而不胜:四面包围 3.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4.兵革非不坚利也:泛指武器装备 5.委而去之:放弃 离开 6.得道者多助: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7.寡助之至:极点 8.亲戚畔之:同“叛”,背叛 9.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确实(是) 10.安居而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1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怎么,哪里 12.丈夫之冠也:行冠礼 13.父命之:教导、训诲 14.戒之曰:告诫 15.富贵不能淫:惑乱,迷惑。这里是使动用法 16.贫贱不能移:改变,动摇。这里是使动用法 17.威武不能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探究点一: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开篇即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之后将论证的范围由战争类推到治国,强调“人和”对治国的重要作用;接着运用对比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是如何来证明他的观点的? 【答案】围绕“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作者以战争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首先从进攻一方来论述。“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指的是个小国家,强大的军队占据有利气候条件包围一个小国,然而却没能使小国屈服,这是因为小国占据了有利的地势。这就是“天时不如地利”。接着又从防守一方来论述。城高,护城河深,武器精良,粮食多,完全可以长期坚守,然而守城一方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军心不稳,内部不团结。这就是“地利不如人和”。可见,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和”,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探究点二:体会孟子说理的特点 孟子说理的一大特点就是善用排比。三篇文章多处运用排比,不仅增强了文章语言的气势,而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开头一连列举了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运用排比句式,说明担负重任并做出成绩的人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了一番艰苦的磨炼,才有所成就,从而间接地证明了“生于忧患”这个论点。 孟子还善于运用类比手法进行说理。《富贵不能淫》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两篇文章都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富贵不能淫》以“妾妇之道”作比,指出公孙衍、张仪算不上真正的大丈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个人事例说起,在得出“困境出人才”这个观点后,转到统治者治国上,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与决定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指出中心论点。 2.请从句式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答案】运用对举句式,将“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互相映衬,点明文章主旨。 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A.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B.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C.安居而天下熄/居天下之广居 D.环而攻之而不胜/衡于虑,而后作 【解析】A项,这/这。B项,违背/同“弼”,辅佐。C项,居住/住宅。D项,表转折/表顺承。 2.默写。 (1)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孟子开篇就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15.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试卷(含答案解析)-【2026精准备考】2025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2025-10-09)
17.文言文阅读(议论说理类) 试卷(含答案解析)-【2026精准备考】2025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2025-10-09)
19.文言文阅读(读书学习治国谋略类) 试卷(含答案解析)-【2026精准备考】2025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2025-10-09)
18.文言文阅读(山水游记寓言神话类) 试卷(含答案解析)-【2026精准备考】2025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2025-10-09)
16.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类) 试卷(含答案解析)-【2026精准备考】2025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2025-10-09)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