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66398

3.12 我们的呼吸器官(教学课件)(共42张PPT)(新教材)

日期:2025-11-02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9044410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3.12,我们,呼吸,器官,教学课件,42张
  • cover
(课件网) 12 我们的呼吸器官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青岛版·五四制 目录 1 情境.问题 2 探究.实践 3 反思.评价 4 拓展.迁移 5 回顾.练习 科学观念:1.通过感受、观察和模型分析,知道人体的主要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2.能描述空气在人体内吸入和呼出的大致路径。3.认识到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呼吸意味着生命的存在。 科学思维:1.能基于深呼吸的体验,有依据地推测空气在体内经过的器官。2.通过比较体验(如捏鼻呼吸)和模型观察,发展推理、类比和模型识读的能力。 探究实践:1.能通过深呼吸感受身体变化,并在自身身体上大致指出呼吸器官的位置。2.能通过观察呼吸器官模型,与自身推测进行对照验证,完善认知。 态度责任:1.激发探索身体奥秘的兴趣,感受呼吸这一生命活动的奇妙与重要。2.树立保护呼吸器官的健康意识,并愿意采取实际行动(如拒绝二手烟)。3.培养乐于分享、合作探究的科学态度。 核心素养 1.情境.问题 学习任务 聚焦 憋气小游戏: 所有人自然站立,深呼吸后开始憋气,并用手指捏住鼻子、紧闭嘴巴,坚持不住即可呼吸并坐下,记录自己坚持的时间,最后对比时长。 聚焦 在屏住呼吸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聚焦 2.探索.实践 学习任务 活动一:认识我们的呼吸器官。 探索 活动一:认识我们的呼吸器官。 探索 请大家用手放在胸口和肚子上,深深地吸一口气,再慢慢地呼出来。反复做几次,感受一下气体在身体里经过了哪些地方? 活动一:认识我们的呼吸器官。 探索 在自己的身体上找找呼吸器官的位置。 活动一:认识我们的呼吸器官。 探索 吸气 呼气 吸入路线: 鼻 → 咽 → 喉 → 气管 → 支气管 → 肺 呼出路线: 肺 → 支气管 → 气管 → 喉 → 咽 → 鼻 活动一:认识我们的呼吸器官。 探索 鼻是呼吸的“第一站”,可以过滤、温暖和湿润吸入的空气。 活动一:认识我们的呼吸器官。 探索 咽和喉连接着鼻和气管,是空气流通的通道,喉还是发声的部位 活动一:认识我们的呼吸器官。 探索 气管像一根“管道”,把空气输送到肺部,支气管则是气管分支出来的“小管道”,能进一步将空气送到肺的各个部分。 活动一:认识我们的呼吸器官。 探索 肺是呼吸的“核心器官”,在这里,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让我们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活动一:认识我们的呼吸器官。 探索 支气管就像气管分出来的“树枝”,从气管往下延伸后会分成左右支气管,然后再不断分支成更细小的支气管,一直通到肺的各个角落,这样才能把吸入的空气顺畅地送到肺里,让肺完成气体交换。 活动一:认识我们的呼吸器官。 探索 活动二: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探索 开窗后,新鲜空气流入,能把这些有害物“换”出去,让我们吸入的空气更洁净,减少呼吸器官被污染物刺激的机会。比如冬天开空调时紧闭门窗,容易觉得闷,通风后就会舒服很多,就是因为空气变新鲜了。 活动二: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探索 锻炼时呼吸会加深加快,能让肺更有力量地扩张和收缩,就像给肺“做运动”,增强肺的通气能力。同时,锻炼还能让呼吸道黏膜更健康,抵抗力变强,比如经常跑步的人,呼吸道不容易被轻微的病菌侵袭。 活动二: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探索 口罩就像一道“防护网”,能挡住空气中的灰尘、花粉、飞沫里的病菌等。比如在雾霾天或流感季节,戴口罩能减少这些有害物直接进入鼻、咽、气管,避免它们刺激呼吸道黏膜,降低感染或过敏的风险。 活动二: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探索 记录表 方法 作用 开窗通风 新鲜空气流入,能把这些有害物“换”出去,让我们吸入的空气更洁净 坚持锻炼 增强肺的通气能力 戴口罩 挡住空气中的灰尘、花粉、飞沫里的病菌 不随地吐痰 不传播病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