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66705

古诗词诵读《书愤》课件(共58张PPT)

日期:2025-11-0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1068140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诵读,书愤,课件,5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陆游 书愤 导入新课 导入 年少时,意气风发,决心要“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中年时,壮志凌云,可谓“飞霜掠面寒压指,一寸赤心惟报国。"。 晚年时,壮志难酬,只能“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临终时,心念恢复,嘱其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位命途多舛的诗人是谁呢 导入新课 导入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导入新课 导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68岁)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诉衷情(70岁)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示儿(85岁)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至死不忘抗金复国 了解陆游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分析艺术手法,深入探究“愤”的内涵和根源。 理解陆游等爱国志士壮志难酬、年华空老、有心报国无路请缨的悲愤情怀。 学 习 目 标 重点 难点 素养 课前预习 走近作者 他有一颗火热赤诚的爱国之心,渴望大宋江山的统一。 但终了只落得黯然神伤; 他曾有过美丽的爱情。 但最终将爱情的玫瑰丢落风中。 课前预习 走近作者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少年时陆游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 军书”的志向。他生在民族矛盾尖锐、国势危迫 的时代,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铁马横戈” “气吞胡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国难”,但在政治斗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可是,他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嘉定二年(1210),85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课前预习 走近作者 陆游“六十年来万首诗”,一生存诗9300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之一。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他的诗既有深刻的现实生活内容,又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风格雄浑豪放,语言通俗流畅,明白如话。 著名诗作有:《书愤》《示儿》《关山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 著名词作有:《钗头凤》《卜算子 咏梅》《诉衷情》 课前预习 创作背景 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春,此时陆游已62岁,被罢官在山阴闲居了6年。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 课前预习 写作背景 解题 思考: 1、所“书”何事? 2、所抒何“愤”? 3、如何“书愤”? ①书:书写。 ②愤:愤慨,愤懑。 ③标题的含义是:书写心中的愤懑、不满。 听录音读,小声跟读。 要求: 1、边听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同时认准字音。 2、小声跟读,品味情感。 讲授新课 读显身手 整体感知 读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读出感情 听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速读课文,顺手标好段序、划出字词。 原 文 再 现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 整体感知 品读 书 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听名家诵读,初步把握情感。 诵读诗歌 补充注释 书愤:书写自己的愤恨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