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读准、读通诗歌,读出节奏。 通过图画识字“川、炉、瀑、烟”,通过词语辨析认识“遥”,会写“挂”。 通过理解“香炉、紫烟、挂、川”等字词,对庐山瀑布的风景有画面感。 通过“飞、直、三千尺、落九天”想象庐山瀑布的一泻千里、奔腾壮阔,想象诗歌的画面。 结合对《瀑布联句》的欣赏感受瀑布的“勇”。 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词语理解诗歌内涵,想象诗歌画面。 教学难点:通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想象画面,感受瀑布的力量之大、速度之快,及瀑布遇到悬崖峭壁时的勇敢与坚决的态度。 教学流程: 画中有字,看图猜字,识字“瀑” 1.上课之前,老师要请大家看看这幅图,发挥想象,这个人站在山上看什么?(板书:想象) 自由想象,回答 2.出示后半张图,谁再来说说? 一个人站在远处的山上望瀑布。(谁在哪里干什么) 3.这个人就是我们的老朋友———李白。介绍诗人、写作背景 李白24岁出游庐山,被这里的风景吸引住,于是写下了这首传颂前年的诗歌———齐读题目《望庐山瀑布》 检查预习,读准、读通、读出节奏;识字 出示整首诗,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读) 读给你的同桌听,也听听你的同桌能不能读准、读通。 检查生字:同学们读得好认真,现在,拿出你的学习单,同桌互相检查一下,他做对了吗?如果做对了,夸夸他,没有做对,帮帮他。 读完诗歌,我会给词语找朋友,并连一连。 山川 烟云 瀑布 我会比一比,用“/”划去不正确的读音。 炉(lu nu ) 川(chuan cuan) 我会选择合适的词语,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遥远 2.遥望 3. 遥想 ·我站在山顶上( )星空。 ·科学课上,我们常常跟着老师一起( )未来的世界。 ·从四川到庐山,要走一段很( )的路。 全班交流:认字“瀑”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对比“炉、庐”出示香炉图片解释香炉就是香炉峰。 通过“遥远、遥望、遥想”理解“遥”就是“远”的意思。 孩子们的预习作业完成得真不错,让我们一起来正确、通顺地读一读诗歌吧!———齐读诗歌。 我们读诗歌,不仅要读通,还得读出节奏。(出示划分好节奏的诗歌)来,第一大组试试。 读完评价、指导———第二大组、第三大组读———齐读 三、学习前两句诗歌,通过“紫烟、挂、川”,想象诗歌画面 1.现在,就让我们跟着李白走进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出示前两句诗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指名读(点评) A———你读得真好听 B———你读诗歌好有韵味 男生读——— 女生读——— 我们轻轻地读一读,想想,李白看到了什么?———齐读 紫烟: 在太阳的照射下,香炉峰蒸腾的水汽发出紫色的光芒———读 指导朗读:紫烟,烟雾飘呀飘,声音延长一点试试——— 诵读这句诗———你看到了什么? 3.指名读:带着你看到的美好事物———读 评价:这云烟雾饶的瀑布已经走进你的内心了! 评价:你和李白一样,看到了这令人向往的美景! 齐读 评价:这么美丽的瀑布,真让人忍不住赞美,忍不住想要珍惜它呀! 4.让我们来欣赏这幅美丽的瀑布图,你能从图中找到“川”字吗?(板书:看图画) “川”就是河流的意思 河流遇到悬崖,落下来,就成了瀑布。 瀑布从山上落下来,李白说远远看去瀑布像是被“挂”上去的。 板书“挂” 你挂过什么? 挂衣服、毛巾 我们怎么记住这个字呢?——— 形声字,用手挂。 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板书:讲故事)说文解字“圭”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礼器之一,被人视为权力的象征。所以带“圭”字的事物都是比较有价值的,比如读词:娃娃(爸爸妈妈的宝贝),佳节(充满了美好的回忆),青蛙(保护庄稼的小能手),硅谷(这里有全世界最领先的科技)。 换一换偏旁,我们又认识了这么多字!(板书:换偏旁) 庐山瀑布是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