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的学校》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轰、湿”等生字,读准多音字“假”,会写“轰、湿”等字,会写“轰响、阵雨”等词语。 2.找出课文中富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体会课文拟人化表达所带来的新鲜感。 3.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尝试用有新鲜感的语句来表达。 【单元任务情境】举办“新鲜”发布会 【单元任务身份】新鲜语句收录员 【本课任务身份】花儿趣语记录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境回顾,诗歌导入: 1.这节课,我们是花儿趣语记录员,准备好了就出发进入新的学习之旅了! 2.老师先送你们一首诗,读一读。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一朵花,你想是什么颜色的?(自由想象说话) 3.这首有趣的诗选自泰戈尔的《金色花》。泰戈尔是谁呢?来通过资料袋了解一下。你想用什么词形容这个作家?(享誉世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诗人……) 4.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泰戈尔写的,也和花有关。读读课题,你有什么疑惑?(花怎么也有学校?花的学校长什么样?花在学校里做什么?)是啊,这一定是一所特别有趣的学校,再读课题,读出新鲜感。 任务一:初读课文寻“新鲜” 1.请翻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把有新鲜感的语句画下来。 2.一起来交流你们画出的新鲜词语吧。(自由交流,相机出示预设词语) 3.借助图片来理解一下几个新鲜的词语。如图,雷云是下雷阵雨时出现的一种黑色云朵,能产生雷电;“荒野”就是荒凉空旷、人迹罕至的野外;“风笛”就是这个男人手里拿着的乐器,风笛是苏格兰的民族乐器,也是其传统文化的象征,来听一听风笛的声音吧。 4.“簌簌地响”是一种怎样的响动呢,我们把它放回原文去理解。读句子,说自己的理解———和“沙沙地响类似”,再听音频,加深理解。 5.现在来挑战读读下面这四组词,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指名读,相机正音,并提示:衣裳的裳在这里读轻声。) 6.“假”是个多音字,结合下面的练习来区分它的两个读音。(指名选择读音,齐读句子) 7.这四行词语都会读了,我们来做一个归类,把它们放进表格里,结合课文内容,你发现了什么?(这都是花儿在不同时段做的活动)结合我们在学校的经验,花儿跑出来跳舞狂欢就相当于它们在课间游戏;最后急急忙忙扬起双臂奔向妈妈就是回家。这俨然是“花的学校”的作息活动表。 8.根据“花的学校”作息活动表,选一选,填一填,说一说。(同桌练习口头填空,指名个别说,齐读) 任务二:聚焦相似说“新鲜” 1.花的学校最近在征集“最美校园”微视频呢,我们也来参与这个活动吧!你们会拍什么呢?会怎么拍?来领任务了。 任务要求:请你拍下花的学校和我们学校生活相似的地方。(默读1-6自然段,用“___”画出来) 2.哪些地方是一读就能让你想起我们的学校生活的?(课文第四自然段) 预设: ①做功课:你平时都做哪些功课?花孩子们又做什么功课呢?(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学习怎么扎根,怎么从泥土里吸收养分,怎么发芽、开花……) 引导体会:植物从种子到开花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有时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这么漫长的时间,所以心情会厌烦、想在放学以前溜出去玩。 ②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处罚他们的。 写字:“罚”字的金文长这样,里面有“言”有“刀”,表示用语言骂人,刀则代表着刑法。所以惩罚往往包括用语言骂人和用刑具惩罚。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这个字。注意它是上下结构。想象一下:花儿被处罚的情境?心情怎样?(难过、沮丧……) ③花儿和我们一样,也会放假。作者是怎么写的呢?(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联系生活实际追问:你们什么时候放假?是什么心情?(快乐、激动……)带着这样的心情读一读。 小结:通过聚焦花的学校和我们学校的相似之处,我们发现了作者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