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69028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六中学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五四学制)(无答案)

日期:2025-10-20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3次 大小:2613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山东省,月月,学制,五四,试题,历史
  • cover
2025年 淄博张店第六中学 初一第一学期 10月月考 历史试卷 10.09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都是我国境内距今上万年,甚至百万年的典型原始入类,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够了解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主要是通过(  ) A.考古发掘 B.文字记载 C.神话传说 D.专家推测 2.9月1日晚,央视2023年(开学第一课》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在十堰市即阳区学堂梁子遗址发现的“哪县人”3号头骨化石亮相该节目,“哪县人”头骨的化石,是中国的直立人化石。请问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的是(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蓝田人遗址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3.如图为山顶洞人遗址发现的装饰品,由兽骨和贝壳穿孔制成。此发现可以说明山顶洞人( ) A.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B.外貌与现代人接近 C.已经有了爱美意识 D.开始了农耕生活 4.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齿堆。据此推断,北京人(  ) A.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B.懂得狩猎和采集 C.已经会使用和保存火 D.学会农耕和纺织 5.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在学习某一专题时搜集了以下三幅图片.据此推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A.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B.早期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 C.半坡居民的生产与生活 D.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状况 6.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后,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如图图片所反映的先民所处的流域是(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淮河流域 D.珠江流域 7.一位少女一提一背两个灌满河水的陶制尖底极水瓶,轻快地沿野桃林迎面走来。这边有七、八个人用和好的草泥涂抹在立木盖的半地穴式茅草房顶上,有人在铺木地板,有人在挖取暖的火塘。“这是对下列哪一远古人类生活场景的描述(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8.在大汉口晚期墓葬中,明显地分成大墓和小基群。大墓中,死者往往随费大批财物,有的随葬陶器多达120多件,甚至有楼花象牙筒、鳄鱼鳞板、玉铲、龟甲等珍奇物品。而其他许多小墓只有才容得下尸体的小坑,除一具白骨外别无他物。这表明当时(  )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阶级国家开始建立 C.出现严重贫富分化 D.原始社会已经解体 9.陶寺邀址M22基中出土的玉琼、玉壁、玉钱、石钱以及玉兽面等均非源于本地;而是吸收融合了红山、大汶口、良渚的玉器文化。这可用于佐证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  ) A.种类丰富 B.多元一体 C.渐趋一致 D.独立发展 10.“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材料中,使华夏民族”合以成一族“的是(  ) A.尧、舜、禹 B.盘古、女娲 C.炎帝、黄帝 D.黄帝、黄尤 11.我国家经典《尚书·尧典》中有“老舜样让”的记载,《尚书·大禹谈》中则有“舜禹样让”的记载。文献记载尧舜禹“禅让”的标准是(  ) A.德能兼备 B.部落势力 C.治水功绩 D.征战功绩 12.据《史记·夏本纪》记载,(他)“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消除了水患。这位传说中的治水英雄是(  ) A.黄帝 B.炎帝 C. 舜帝 D.大禹 13.下列图片反映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末代君王残暴昏庸 B.少数民族侵扰 C.早期国家刑罚残酷 D.自然灾害频发 14.“夏传子,家天下。”这是古时的《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禹死后后继承了他的位置,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夏朝时,天下一家亲 B.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夏朝人以天下为家 D.夏朝创造了丰富的文化 15.西周时期,周王室对墓弹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土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呈现等级森严的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