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节 气象灾害 第六章 自然灾害 地理 导入新课 2021年7月20日,河南省郑州市遭遇了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灾害,被称为“7·20 ”特大暴雨。这场暴雨强度极大、影响范围广、破坏力极强,成为中国内陆城市遭遇的罕见极端气象灾害。 此次暴雨过程具有显著的极端特性。郑州国家气象站最大日降雨量达624.1毫米,接近郑州年均降雨量(640.8毫米);小时最大降雨量达201.9毫米,突破中国内陆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暴雨过程中,郑州市区3天累计降雨量达到617.1毫米,意味着在短短72小时内下了接近全年平均降雨量的雨水。 国务院调查组认定,这是一场因极端暴雨导致严重城市内涝、河流洪水、山洪滑坡等多灾并发,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 学习目标 ①理解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灾害的概念,能说出四种灾害的发生规律与时空分布特征。 ②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我国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③联系家乡常见自然灾害,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角度提出具体防灾减灾的措施和预案。 学习重难点 重点: 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四种灾害的时空分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难点: 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四类灾害的成因。 1.什么是洪涝灾害?影响洪涝灾害分布的因素有哪些?洪涝灾害多分布在哪些地区? 危害有哪些? 2.什么是干旱灾害?旱灾多发地区在哪里? 危害有哪些? 3.台风剖面图是怎样的?台风多发区域和多发季节是哪些?危害西北太平洋台风移动的主要路径是怎么样的? 4.什么是寒潮灾害?辨析寒潮多发季节、主要危害、入侵我国寒潮的路径。 请同学们仔细看课本第100~105页的内容,审读下面的问题,结合图表资料,标注重点,理解并落实必备知识。 问题导学 自然现象 人类社会 生命财产损失 自然灾害 直接 间接 地质灾害 气象灾害 生物灾害 干旱灾害 台风灾害 沙尘暴灾害 龙卷风灾害 风暴潮灾害 寒潮灾害 洪涝灾害 气象灾害 思考:自然现象等同于自然灾害吗? 自然灾害是自然界的异常变化而导致资源破坏、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现象。 小结·自然灾害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洪涝灾害: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高度 0 50 200 500 1000 1500 2000 3000 比例尺 1:5000 000 若鹤壁与郑州的积水深度同样大,造成更大损失的是? 郑州积水最深,低洼处可达2m深 卫河在鹤壁段决堤,超警戒水位44cm 人口越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洪涝造成的损失越大。 一、洪涝灾害 1. 概念 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者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 害。 气候 河流 地形 降水 降水时间长、 强度大且集中 地势低平 排水不畅 易积难排 流域面积 河道 支流 弯曲 广 众多 洪水汇集 植被 覆盖率低 地表径流量大 水土流失 泥沙淤积 水位上升 自然因素 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2. 成因 我国的洪涝灾害多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广大山区也会受到山洪的侵袭。 3. 分布 洪涝灾害的危害 生命健康 次生灾害 人员伤亡 饮用水困难 传播疾病 淹没农田和聚落 破坏基础设施 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财产损失 泥石流,滑坡 4. 危害 材料一 今年7月,河南遭遇罕见暴雨。17日20时到20日20时,郑州三天的过程降雨量为617.1毫米(年平均降雨量为640.8毫米 ),相当于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量。 材料二 河南省地形、水系分布图 根据下列材料,分析郑州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 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集中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地形 支流众多,汇水面积大 水系 气候 任务一:认识洪涝灾害 材料:郑州市1986、2020年卫星影像图 郑州市1986年卫星影像图 郑州市2020年卫星影像图 思考:郑州发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