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72442

第四章 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第2课时--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教学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11-2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211320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四章,PPT,30张,教学课件,一册,必修
  • cover
(课件网) 第一节 常见地貌 类型(第2课时) 第四章 地貌 地理 学习目标 ①通过阅读图文、视频等资料,能辨认风沙地貌、海岸地貌并会描述地貌的景观特征及分布地区。 ②结合地貌景观图和视频,通过合作探究描述风沙地貌、海岸地貌的形成条件和发育过程。 ③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描述风沙地貌、海岸地貌在不同区域的地貌形态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了解风沙地貌的景观分布区,识别、描述风沙地貌类型及特点。 2.识别海岸地貌的类型,描述海岸地貌景观的特点。 难点: 1.结合野外观察或实地景观图片,描述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的特点。 2.风沙地貌和海岸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导入新课 思考:敦煌雅丹地貌的特征及成因? “感受自然鬼斧神工,欣赏地质之美"暑期夏令营路线安排 A线西南行赏桂林风光 B线览长江胜景,学河流地貌 C线西北行赏大漠风光 D线拥抱大海和海浪交友 自学探究:阅读课本72页的相关内容,用记号笔标注出重点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说说什么是风沙地貌?你都见过哪些风沙地貌? (2)我国的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风沙地貌的类型有哪些? 学习任务 新课讲授 三、风沙地貌 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为主形成的各种地貌统称为风沙地貌 新课讲授 (一)概念 三、风沙地貌 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新课讲授 (二)分布 三、风沙地貌 风积地貌 碎屑物质经风力搬运和堆积,则形成风力堆积地貌。 风蚀地貌 风及挟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形成的地貌,称为风力侵蚀地貌。 新课讲授 (三)类型 三、风沙地貌 干旱地区,地表多是沙漠和戈壁,风大而频繁,风及其挟带的沙粒冲击和摩擦岩石,天长日久,就会形成风蚀柱、风蚀蘑菇、雅丹等地貌。 风蚀柱 风蚀蘑菇 雅丹地貌 新课讲授 (四)风蚀地貌 三、风沙地貌 凸起的孤立岩石,因下部遭受较强烈的风沙侵蚀,从而形成上部宽大、下部窄小的蘑菇状的岩石,称为风蚀蘑菇。 新课讲授 (四)风蚀地貌 风蚀蘑菇 三、风沙地貌 自主探究:通过分析风蚀蘑菇的特征,思考风蚀蘑菇的形成原因。 形成过程 在干旱地区,风沙对岩石进行长期的磨蚀和吹蚀作用,由于接近地表的气流中含沙量较多,颗粒较粗,因此下部岩石受到的风力侵蚀更为强烈,特别是下部基岩岩性较软,更容易遭受侵蚀。 新课讲授 (四)风蚀地貌 三、风沙地貌 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具有陡壁的小山包”,在干旱地区,由土状堆积物所组成的地面,经风化、流水冲刷和风蚀等作用,形成了相间排列的风蚀柱、风蚀残丘和风蚀沟槽的地貌组合。 新课讲授 (四)风蚀地貌 三、风沙地貌 沟 槽 垄 脊 由不规则的沟槽和垄脊相间构成,垄脊高度和长度不一 沟槽内有沙子堆积 垄和槽的走向与主风向一致 雅丹地貌特征 新课讲授 (四)风蚀地貌 三、风沙地貌 风积地貌是被风搬运的物质,在某种条件下堆积形成的地貌。沙丘是沙漠中由于风力减弱,风沙堆积形成的风积地貌 ,新月形沙丘较为常见。 新课讲授 (五)风积地貌 三、风沙地貌 类型 有的沙丘上生长植物,对流沙起到固定作用;如果没有植被的固定,沙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移动,形成流动沙丘。 新课讲授 (五)风积地貌 沙丘 三、风沙地貌 新月形沙丘 新月形沙丘是流动沙丘中最基本的形态。沙丘的平面形如新月,丘体两侧有顺风向延伸的两个翼,两翼开展的程度取决于当地主导风的强弱,主导风风力越强,交角角度越小。 新课讲授 (五)风积地貌 三、风沙地貌 多个新月沙丘连在一起形成沙丘链,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大致垂直。 沙丘链 沙丘链 缓坡 陡坡 盛行风向 新课讲授 (五)风积地貌 三、风沙地貌 思维拓展: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想一想沙丘一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