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072906

第17课 散文二篇 永久的生命 课件+素材-【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日期:2025-10-1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38次 大小:973909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堂,核心,同步,新课标,无忧,素材
    (课件网) 永久的生命 新课导入 这些画面中,哪些事物消逝了?哪些事物延续了?为什么? 文物损坏但文明传承 花凋谢但种子留存 素养目标 1.理解文章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2.理清文章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品味文章耐人寻味的语言。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认识和态度,提升思想境界,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任务一 知识积累 预习检测 任务二 寻·情感之变 任务三 走进文本 悟生命之恒 任务四 品生命之哲思 任务五 创作生命诗卡 个体永恒宣言 知识积累 预习检测 任 务 一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文体知识 2.掌握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并能运用到写作和日常生活中 作者名片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作家。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等,曾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奖、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等。 本文选自《严文井选集》,是他1942年写的一篇哲理散文。 文体知识 议 论 性 散 文 概念 以说理为主的散文,也被称为“哲理散文”或“哲学散文” 写作目的 主要不是让读者获得某种理性的概念,而是通过富有哲理的形象、带有感情的叙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给读者提供一个广阔的思考和联想的空间 与其他类型散文相比 以说理为目的,议论是它的骨干 议论性散文 其他类型散文 也会传达某种思想,涉及某些道理,但并不以说理为目的;也发议论,但通常只是为了点明题旨 与一般议论文相比 都要求观点鲜明、思路清晰 相同点 不同点 一般不像议论文那样直接议论说理,也不像议论文那样讲究论证方法,强调逻辑推理的严密性,而往往是将议论与叙述、描写、抒情结合在一起,以求让读者领悟哲理 字词清单 兴味( ) 洗涤( ) 卑微( ) 牛犊( ) 茸毛( ) 消逝( ) 繁殖( ) 凋谢( ) 臼齿( ) 疲倦( ) 蔓延( ) 混为一体( ) xìnɡ dí bēi rónɡ shì zhí juàn màn hùn dú diāo jiù 藤蔓(wàn) 兴(xīng)旺 混(hún)浊 多音字 ( )奇迹 ( )奇数 奇 qí jī 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 ( )(蔓延) ( )(藤蔓) ( )(蔓菁) màn wàn 蔓 mán 【串句记忆法】老人看到家族中人丁兴(xīnɡ)旺,心里很高兴(xìnɡ) 。 理解词语 臼齿 茸毛 蔓延 凋谢 磨牙的通称。 指人或动物的绒毛;植物体上的细毛。 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 (草木花叶)脱落。 寻·情感之变 任 务 二 对于“生命”,作者在文中有鲜明的情感态度。自由朗读课文,划出每段的中心句,思考: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1段: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 第2段:人们却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 第3段: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 第4段:我的伙伴们,我们的心应该感到舒畅。 第5段: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对于“生命”,作者在文中有鲜明的情感态度。自由朗读课文,划出每段的中心句,思考: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中心观点: 生命是永久的 第1段 慨叹有限的生命 (消极、悲观) 第2段 为生命的神奇感动 (感动) 第3段 感谢永久的生命 (感谢) 第4段 赞美永存的生命 (赞美) 第5段 咏叹生命的奇迹 (歌颂) 从悲观到乐观 从柔弱到坚强 思考: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走进文本 悟生命之恒 任 务 三 对于“生命”,作者在文中有鲜明的情感态度。自由朗读课文,划出每段的中心句,思考: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第一段从人的生理变化写起,有何妙处? 人们感受最真切,既符合实际,又能感染人。 2.第1段写了什么内容?这和题目矛盾吗? 不矛盾。这是伏笔,为后面写永久的生命蓄势。 时光一去不复返,个人生命是有限的。 (第1段)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